【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守望相助攜手共奮進 初心照亮北疆脫貧路

特約評論員楊飛

11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2019年“鏡頭中的脫貧故事”主題網評引導活動即將走進內蒙古自治區,通過全景式網絡直播的方式,發現和講述脫貧攻堅戰中涌現出的感人事跡和經驗做法,努力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網絡輿論氛圍。

  脫貧攻堅是硬骨頭,如期脫貧是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明確強調,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是打好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戰,關鍵是攻克貧困人口集中的鄉(蘇木)村(嘎查)。近年來,內蒙古就把産業扶貧作為貧困農牧民脫貧致富治本之策,讓更多貧困農牧民加入到農牧業産業化鏈條中來,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找到了有效路徑。

  以此次直播所在地科右中旗為例,其就將扶貧與扶志、扶智深度融合,今年4月18日已經退出了“國家扶貧開發重點旗”序列,交出了一張靚麗答卷。以此為縮影,2018年內蒙古實現減貧23.5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06%。當前,通過建立完善正向激勵機制,“農民夜校”“講習所”遍地開花,“草原輕騎兵”走進田間地頭草原深處,貧困農牧民改變貧困面貌的幹勁十足。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內蒙古貧困地區大多處於生態環境脆弱地區,以綠色發展引領脫貧攻堅更是亮點紛呈。比如鄂爾多斯的治沙扶貧模式,就通過大力發展沙産業、草産業等特色産業取得了良好效果。加大貧困地區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生態旅遊等優勢特色産業,內蒙古生態比較優勢正在轉化為脫貧攻堅優勢,生態美與百姓富越來越實現有機統一。

  脫貧攻堅與民族團結“同頻共振”,民族共同體意識越鑄越牢。促進脫貧攻堅和民族團結同頻共振,對於民族團結、邊疆安寧意義重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族團結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近年來,一系列扶貧政策使民族地區享受到了政策福利,經濟、社會、生態大為改善,人民群眾的幸福感顯著增強,各民族之間更為團結、關係更為融洽,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越鑄越牢。

  守望相助共奮進,照亮北疆脫貧之路。民族地區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經過多年奮戰,內蒙古的脫貧攻堅戰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當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到了啃硬骨頭和攻城拔寨的收官衝刺階段。“關鍵時刻看擔當”。各族人民就應守望相助攜手共奮進,拿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概,鼓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在脫貧攻堅征程中寫下無比閃亮的一章,讓全面小康早日從夢想照進現實。(特約評論員 楊飛)

網友立場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