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 2020年10月4日
-
央視網 2020年10月1日
-
央視網 2020年9月30日
-
央視網 2020年9月28日
-
央視網 2020年9月23日
-
央視網 2020年9月23日
2019年的10月17日,是我國第6個扶貧日,也是第27個國際消除貧困日。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沒有農民富就難有鄉村美,只有富起來才能強起來。春風浩蕩七十年,減貧扶貧,始終是中國頂層設計的重中之重。
從救濟式扶貧到開髮式扶貧、再到眾望所歸的精準扶貧,路越走越寬,天越走越亮。歷史不會沉默,數字忠實表達:1978年末我國農村貧困人口7.7億人,農村貧困發生率高達97.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貧困人口大幅減少。2012年末我國農村貧困人口下降至9899萬人,農村貧困發生率降至10.2%。2018年,全國共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386萬人,連續6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對全球減貧貢獻超過70%。甚至有人感喟:今年諾獎得主研究的發展經濟學,與中國扶貧實踐大有殊途同歸之意。
知所從來,思所將往。脫貧攻堅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困境中勇往直前,聚焦難中之難,攻克堅中之堅,説到底,離不開三重推進之力:
一是方向之力。2015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脫貧攻堅工作六次親自主持召開跨省區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開創了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中國化新境界,亦為廣闊天地的精準扶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是初心之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脫貧攻堅,作出了“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十九大報告中要求,確保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三是路徑之力。近年來,産業扶貧為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決定性成就提供了有力支撐,中央和各地圍繞産業脫貧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今年上半年,我國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16元,同比增長8.4%,實際增速比全國農村快1.8個百分點。事實上,自扶貧開發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以來,歷史性的脫貧攻堅戰便已在神州大地全面打響。
俗話説,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關鍵時候,越要響鼓重錘、警鐘長鳴。今天,距離打贏脫貧攻堅戰只剩短短400余天時間,惟有盡銳出戰、迎難而戰,惟有真抓實幹、精準施策,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才能得到歷史性解決。前幾日,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表示,預計到今年底,全國95%左右現行標準的貧困人口將實現脫貧,90%以上的貧困縣將實現摘帽。是的,在倒計時的脫貧攻堅戰場上——有奔走操勞的駐村幹部,有紮根農村的專家學者,有添柴助力的電商平臺,有熱心公益的社會組織……他們和千萬村民一道,書寫了中國農村減貧脫貧事業的奇跡史和造物史。
脫貧攻堅之戰,從全面打響到如期打贏,這是中國道路夢想成真的激情路演。(特約評論員鄧海建)
央視網 2020年10月4日
央視網 2020年10月1日
央視網 2020年9月30日
央視網 2020年9月28日
央視網 2020年9月23日
央視網 2020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