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種源,讓“老味道”重返我們的餐桌

作者祝學軍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自古農以種為先,種質資源被稱為農業的“芯片”,是國家的戰略資源。世界各強國都把做強種源産業作為發展國民經濟、參與國際競爭的戰略,並給予大力支持和研發投入。

  現在,上海市民的餐桌日益豐盛,來自全國甚至全球各地的食材紛紛涌現。可是對不少“老上海”來説,很多本土食材卻消失了,同樣的稻米、蔬菜、水果、肉類、水産,因品質水準或水土不服等緣由,鮮香美味遠遠比不上記憶中的老味道。

  舉箸思源,種在何方?

  就上海的種植業而言,水稻種源基本産自本土,蔬菜瓜果有約50%的種源來自外省市或進口;就養殖業而言,除河蟹、崇明山羊等種源來自本土外,豬、雞、牛等種源大部分來自其他國家或地區。不少曾經有名的本地農産品,有些面臨異地“保種”的困境,有些面臨即將“斷種”的絕境。

  如何看待本土種源傳承和保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怎樣借助種源産業的發展,保護和傳承上海的本土種源?歸根結底,我們怎樣面對種源流失的問題,要留什麼樣的種源給後人?帶著這些疑問,筆者進行了一番調研。

  一方面,政策、資金、科技、人才和成熟的法律監管體系,是發展種源産業的重要基礎。上海作為金融産業和高科技人才集聚地、先進科學技術應用地、制度環境軟實力新高地,完全可以依託基因編輯技術、生物檢驗監測、人工智慧等已有的産業佈局,發揮科創板資本市場對接科技創新的助力,發揮農業科技人才優勢,建立健全從知識産權保護到市場監管的法治保障體系,做強做大種源産業和種業公司。尤其在氣候、土壤、人文等地緣相近的長三角地區,引領種源産業一體化發展。

  另一方面,種源保護是動態的生命傳承,需要繁衍的基地與相當的種群數量,與種養殖業發展密不可分。上海現代化都市農業的基礎、條件和市場需求都比較紮實。比如:城郊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股份合作等規模化農業經營實體數量不在少數;本土農産品地産地銷的市場空間廣闊,在食材的新鮮度、運輸成本、監管保障和疫情安全等方面競爭力明顯。僅以豬肉為例,上海每年豬肉需求量大約在1200萬頭,但本土保有量僅150萬-200萬頭,若能適度開發本土優品豬肉的養殖供給,市場前景可觀。發展現代化種養殖業,進而帶動本土種源的保護、傳承和推廣,將成為上海綠色生態都市農業的可靠選擇。

  一方水土育一方種。本土種源保護和傳承,是種源保護的基礎。根據調研結果,筆者對保護和傳承上海本土種源提出幾點建議:

  一是重視種源公益研究,切實做好全國第三次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收集行動。建議增強普查隊伍力量,為進一步開發利用上海本土種源的基因資源打好基礎。

  二是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支持培育立足長三角、著眼國際市場的實力型種源企業。一方面,要促進種源企業成為商業化育種主體,而不是簡單的種子交易方;另一方面,要推進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著力打造公益型、基礎型種源利用平臺,潛心於種源收集、保護、分析、基因登記等公共性基礎研究。此外,要鼓勵種源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組建技術研發平臺和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市場為導向開展技術育種和商業化運作。

  三是建設堅實的種業基礎,發展都市型現代化種養殖業。建立種、養不分家,動物、植物、微生物三者循環平衡發展的現代都市農業,為本土種源保護打基礎、創條件。建立瀕臨滅絕本土農産品的保種場。引導種源企業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精尖品種,樹立高品質、市場認可度高的上海種源品牌,在都市農業中推廣應用。引導種養基地保有一定比例的本土種源種養數量,實現一定範圍的地産地銷。

  四是給予更大的發展空間,建立並完善種源産業配套。充分保障公益型、基礎性種源研究用地,支持種源企業建立穩定的種源生産基地。對標國際規則,研究助推種源産業知識産權法律法規更新,推動“品種審定制度”向“品種註冊制度”轉變,加大知識産權保護的範圍和力度。加大種源研究、産業方面的政策宣傳和成果宣傳。培養和吸引更多種源産業專家學者匯聚上海、紮根上海創造創業。通過軟、硬兩方麵條件的塑造,探索走出上海種源産業示範發展之路。

  種源保護,保護的是防禦風險與損失的可控力。既然我們已經開始懷念記憶中的難忘味道,就讓優良的地方品種重返我們的餐桌吧。(作者:祝學軍)

網友立場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