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治共享:70年生態文明建設格局已成

特約評論員漢卿

  根據國慶70週年活動新聞中心官方微博消息,9月29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活動新聞中心將舉辦第四場新聞發佈會,屆時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副部長黃潤秋、副部長翟青將介紹“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並回答記者提問。

  結合此前相關部委負責人的發言,不難推測,李幹傑將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狀況,屆時必將引發關注。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現在經過新中國70年的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積貧積弱的中國,發展是第一要務。這一需求決定了國民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征服自然”“戰天鬥地”“趕超英美”等口號正是這一時期的真實寫照,大規模砍伐森林、浪費水資源,加之對環境的資金與人力投入極少,嚴重破壞了當時中國的環境狀況。

  而經歷70年的發展,今日全民形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共識,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投入不斷加大,生態環境越來越好,與過去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不過也要看到,70年中國生態文明的進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了艱難的探索;其也不是單一主體推動的,而是由政府、民眾、公益組織與企業共同拱衛。質言之,70年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所取得的成就,是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結果。

  首先,政府積極搭建治理體系的基礎設施。我國環境保護事業從上世紀70年代正式拉開序幕。1973年,國務院召開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保護和改善環境的若干規定》,將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的職能範圍,成為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第一個里程碑。此後,隨著《環保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環保法律體系的建立,我國生態環境治理的法律框架逐漸搭建起來。在此過程中,國家不斷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推進生態保護紅線工作,生態保護和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生態狀況顯著改善。

  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新階段。“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被寫進黨的十九大報告,“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被寫進《中國共産黨章程》之中,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被納入三大攻堅戰,修訂後的新環保法“長出牙齒”,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生態文明建設日益加強和改善。

  其次,公眾積極參與熱情不斷提高。隨著環保意識提高,一方面,人們自覺踐行綠色生活、綠色消費,形成低碳節約、保護環境的社會風尚;另一方面,公眾積極參與到執法部門的環境治理體系中去,對企業污染和環保執法進行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比如,2017年環保部通過電話、微信、網絡接到的舉報就有17萬件,比上一年翻了一番;而日前開通的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更是拓寬了人民監督的渠道,通過“互聯網+督查”平臺向普通公眾與企業徵集線索,繼而在線下的大督查中對症施治,將環保污染企業一網打盡。

  最後,新中國70年來的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公益組織與社會企業的參與,尤其是近些年,企業對環保建設的介入成為一種風尚。根據民政部發佈的《2012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12年底,全國生態環境類社會團體有6816個,民間環保組織共計7881個。這些環保組織通過組織環保公益活動、組織培訓等方式,為我國環保建設做出突出貢獻。

  另外,企業作為社會構成的一部分,一直以來也都在積極參與新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以往,向環保事業捐款是普遍方式,但近年來,隨著國內一些互聯網巨頭的崛起,以科技賦能生態建設,成為一種令人矚目的潮流。就在一週前,聯合國環境署宣佈,支付寶螞蟻森林獲得2019年地球衛士獎的“激勵和行動”獎項;當天,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也在官網宣佈這一行動獲得應對氣候變化項“燈塔獎”。一週內聯合國環境領域兩項最高獎都給了中國,這既是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認可,也説明中國企業參與環保尤其是中國特色科技公益模式正贏得聲譽。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從政府到公眾個體,從公益組織到企業,中國各界在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事業上的努力有目共睹。而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從來都是一體兩面,生態文明建設越成功,經濟發展也就越可持續。相信,隨著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成熟,國民所能享受到的生態紅利也將越來越多,越能凸顯新中國成立70年所帶來的進步。(特約評論員 漢卿)

網友立場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