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弱”到“大”再到“強”,中國農業闊步奮進70年

特約評論員李國祥

新中國成立70年,農業發展成就舉世矚目,在不斷探索中解決了一個又一個農業難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農業創造了世界奇跡,徹底扭轉了長期缺衣少食的農業落後局面。農村改革的全面深化,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強大動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開創新局面;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推進,農業大國正在走向農業強國,對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全局的支撐作用更加突出。

70年農業發展,克服了土地等資源不足的矛盾,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糧食總産量由1949年的2000多億斤增加到2018年的13000多億斤,跨越過11個千億斤臺階。過去幾億人吃不飽,如今近十四億人吃不完。中國的糧食等多種農産品生産持續穩居世界第一。

70年農業發展,不僅主要農産品數量大幅增長,徹底告別了農産品短缺時代,而且農産品的種類也極大豐富,讓老百姓的米袋子和菜籃子一年四季不再單調,顯著地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從溫飽不足的農業弱國到即將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持續提高,食物消費結構不斷升級,這些都反映出70年來中國農業發展的巨大成就。

偉大成就不僅僅可以從農業提供日益充裕的農産品上反映,而且可以從農業的巨大變化和農民的切身感受中體現出來。

新中國成立之初,農業生産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勞作,“面朝黃土背朝天”曾是中國農民辛苦勞作的生動寫照。如今機械作業已經成為中國農業的主要生産方式。1952年全國拖拉機總共不足2000台,2018年全國拖拉機超過2200萬台;1952年全國聯合收穫機僅284台,2018年聯合收穫機達到206萬台。目前,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近70%,其中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80%。

歷史上,中國農民種田養殖要靠自己留種,農作物單産水平低,牲畜繁殖和生長速度極其緩慢,農民種田養殖全靠經驗。新中國成立之初,糧食畝産大約只有100多公斤,農民有牛養都很“奢侈”,農業科技水平極其落後。如今農民再也不需要自己留種,作物種子和動物繁育實現了産業化,糧食畝産最高的已經超過1000公斤,優良品種已經基本普及,農業科技的作用日益增強。2018年中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58%,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工程技術等廣泛應用於農業,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快轉變。

新中國成立前,農業十年九災,不是洪澇就是乾旱,農民損失慘重。新中國成立後,長江、黃河和淮河等流域的農業生産也時常遭受水患。如今雖然不能説中國農業徹底擺脫了靠天吃飯的局面,但長期的江河大壩重大工程建設和水庫水渠及農田灌溉建設已經讓水害變成了水利,2018年全國超過一半的耕地可以實現澇能排旱能澆,有效灌溉面積超過10億畝,滴灌噴灌和水肥一體化正在替代過去的大水漫灌等粗放勞作方式。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隨著農業生産力發展水平的變化,及時調整生産關係,探索合作化、集體化。改革開放後推行家庭承包責任制,如今深入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民土地承包關係長久不變,確立土地“三權分置”,激活農村土地經營權,土地流轉有序運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培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在資金、技術、人才、信息和管理方面的優勢進一步發揮,農業社會化服務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建設加快推進。

新中國成立後的相當長時期內,為了保障國家建設需要,對糧食等農産品實行統派購制度,國家通過工農産品價格剪刀差為工業化積累了大量資金。隨著國力的增強,進入新世紀後,國家不失時機地確定了以工補農的方針,結束了2600多年的農民交“皇糧國稅”的歷史,建立了農業補貼制度,惠農強農富農政策成為新時代中國農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展望未來,優先農業農村發展已經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總方針,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一定會不斷取得新成效,農業強國必將為中國建成現代化強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作者李國祥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網友立場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