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發展“敢教日月換新天”

特約評論員敘嵐

70年砥礪奮進,我們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無論是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這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鬥史詩。”

從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到“兩彈一星”研製成功、國産C919大飛機成功試飛、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入海、“復興號”高鐵全速運行、自主設計的“天宮”空間站即將上天;經濟總量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600多億元,到2018年突破90萬億元大關,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全球經濟增長作出巨大貢獻;從1994年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到網絡購物、手機支付、共享單車等成為中國人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數字經濟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銘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前行。從一窮二白到全面崛起,中國經歷了多少曲折才得以發展壯大。能否有效應對風險挑戰,考驗一個國家的發展能力。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西方國家的遏制和封鎖,中國共産黨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改革開放過程中面臨的風險和矛盾無處不在,中國共産黨帶領全國人民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當前國際形勢更趨複雜,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影響改革向縱深推進的“硬骨頭”還有很多,中國共産黨正率領中華民族迎難而上,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在70年的發展實踐中,我們已經形成了從全局的高度看待國家發展的思維方法。中國之所以能夠在現代化之路上華麗轉身,從根本上來説是因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共産黨處於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地位,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並且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融入制度設計和執行的各個環節之中。

回望過去,中國70年的滄桑巨變,得益於中國人民“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鬥精神、鬥爭精神和擔當精神。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中國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所取得的成就,無不是靠奮鬥、靠鬥爭、靠擔當拼出來、幹出來、闖出來的。展望未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人民必將滿懷信心,向著美好未來闊步前行。(特約評論員 敘嵐)

網友立場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