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看電視”感受70年發展印記

特約評論員雷鐘哲

一葉可以知秋,見微可以知著。透過電視機這個當今時代稀鬆平常的家用電器,也可以看到新中國成立70年來眾志成城、砥礪前行的歷程;看到整個國家春風化雨、華麗蝶變的驚艷;看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斷豐富;看到偉大祖國日益強盛,邁步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不斷演變的電視機,無疑是一個感知歷史、觀察社會的窗口。

時間長廊,鐫刻著我國家電工業走過的堅實足跡。1958年,我國第一台黑白電視機——北京牌電視機在天津712廠誕生,標誌著中國也有了自主研發的電子産品。1970年,在同一家廠房裏孕育出中國第一台彩色電視機。那時恐怕誰也未曾料到,幾十年後的2018年,我國電視機的産量已經達到1.6億台,連續多年穩居世界首位,出口超過9000萬台,含SKD散件為1.25億台,成為國家的支柱産業和出口創匯行業。
梳理一下不難發現,電視機不斷演進,折射了三個方面的巨大變遷。

技術水平飛速進步。我國從上世紀50年代的黑白電視發展到80年代的彩色電視,從最初的電子管電視機,逐步過渡到晶體管電視機、集成電路電視機;從9英寸、12英寸、14英寸中、小屏幕黑白電視機,發展到中、大屏幕彩色電視機,90年代由模擬電視發展到數字電視時代,未來將由數字標準清晰度電視開始,逐步發展、普及數字高清電視、4K、8K超高清電視,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小小一間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跳舞,天天變花樣”,這就是群眾對電視機尤為喜愛的表達。我國電視機從無到有,從黑白到彩色,從球面到平面,從小屏幕到大屏幕,從“大屁股”到超薄,從模擬到數字,從手動到遙控,從功能單一到功能多樣化的快速提升,背後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包括精神文化生活訴求日益提高的推動。反過來,“含金量”不斷提高的電視功能,讓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

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曾經在一段時間裏,電視機卻是難得享用的奢侈品。現在90後、00後的年輕人,根本想象不出當年幾十人擠在一台9或12英寸黑白電視機前觀看節目的場景,直到信號中斷、雪花滿屏。近年來,政府實施“家電下鄉”“節能補貼”“以舊換新”惠民政策,加速了包括電視在內的家電從普及到更新的時代跨越。隨著國慶佳節臨近,中宣部等日前又向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62萬餘戶困難家庭贈送電視機,而且確保“送到家、安裝好、能收看”,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愈加濃郁。

時代在進步,祖國在發展。隨著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涌現,特別是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智慧化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家電的鮮明標簽,智慧電視也因青睞而開始流行。不變的是,電視機依然會成為時代發展的鏡子,映照大潮涌動,折射變遷之美,以俊俏標致動人心扉,成為中國發展的生動注腳。(特約評論員 雷鐘哲)

網友立場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