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意識”築牢應急“防”與“救”共同體

特約評論員唐代遠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當前,我國應急管理體系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構建起網絡化的運轉體系,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在諸如資源、機構、政策、設施等方面存在的地域化、“多頭管理”等問題,這些問題造成不是相對應的源頭管理、規劃建設、執法監督等管理部門去“代替”行使應急“防治”權,結果卻是收效甚微,幹部也“苦不堪言”。説到底,在於對國家應急管理部門職能“整合”片面地理解為“劃入”,將很多應急事件“防治”職責一併劃入屬地管理,讓錯誤的對象去行無權之事,導致很多工作陷於停擺或者爭論,而應急管理的“防”與“救”職能誰來主權,部門間卻糾纏不清。為此,必須樹立三個意識,築牢應急“防”與“救”共同體。

  築牢應急“防”與“救”共同體,當有整體意識,要引“共享”思維。對安全生産,應急管理部門就是直接的綜合監督管理部門,是權力行使主體,而落地基層一線則是輔以一己之力。管理部門如何才能履行綜合監管“統”的職責,“統”出整體效應?眾所週知,捕魚的網是由多個網眼構成,捕捉到魚類也需用一個網眼即可,但是如果沒有其他網眼的配合,那麼這個網眼也無法捕捉到魚。這就告訴我們,在應急管理工作中,無論是群眾還是黨員或是領導幹部,雖都只是一個個體,但是要時刻樹立整體思維,樹立整體意識。行業和專業監管部門就如一張大網,既要有主動領責的擔當,網絡自身力量發揮能動優勢,又要發動社會力量多元參與公共安全應急管理建設,將共享精神引入到城市應急管理中,讓“共享”思維為城市應急管理做乘法,讓共“防”共“救”同頻走好應急管理這“一盤棋”。

  築牢應急“防”與“救”共同體,當有溝通意識,要進入角色“真”應急。不可否認,當前應急管理存在著群眾應急意識和預防理念的集體性欠缺的情況,橫向和縱向不同部門、不同地區以及上下級之間的信息交流不對稱,導致相互間溝通機制的常態化和制度化以及應急管理政令不暢通的問題時有發生。同時,現有的應急管理機制自上而下“能力強”,自下而上“能力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工作效率不高。由此説明,有效的溝通就是上下級、同事同仁、甚至基層屬地一線非應急監管人員在應急管理中施行正確“防治”的橋梁,可以讓各個角色在處理突發事件時從不同角度去認知“事實”,去正確引導社會認知,減少事件引發的負面效應。此外,應急管理部門要會表達、會管理,有理有據呈現事實、動感情地用過程性事實代替結論性事實,才能夠共同有效地應對各類突發事件。

  築牢應急“防”與“救”共同體,當有協同意識,不能“應急”變“應付”。公共安全應急管理,其根本落腳點在於基層、在於基層幹部,尤其是應急管理過程中最為重要的部分--村(社區)。日常應急管理“防治”應趨於常態化和社會化。應急管理涉及到多個部門、多個主體,應急管理部門司“救”,應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應急資源,實現“線上”和“線下”的協同合作,提高政府應急能力及管理水平;而其他部門攻“防”,需要重視黨、政府、在地企事業單位等不同主體之間的協作,積極鼓勵人民群眾參與,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及基層組織力量,才能實現應急管理的規範化和科學化,提升應急管理機制的應對能力及群眾自我管理能力,在真抓實幹中達到“有急能應,少急呼應,無急可應”的良好狀態,警惕出現“應急”變“應付”之僵局,築牢應急處理的第一道防線。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全面把握當前應急管理工作形勢,我們不只是為工作而工作,我們要與應急管理工作一起成長,戰略部署上扣緊“扣子”,責任履行上敢於扛起“擔子”,任務落實上“一錘定音”,不折不扣做到應急管理工作與時代“脈搏”同步,方能讓群眾品嘗幸福果實,找到存在感、獲得感和榮譽感。(特約評論員 唐代遠)

網友立場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