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 2020年10月4日
-
央視網 2020年10月1日
-
央視網 2020年9月30日
-
央視網 2020年9月28日
-
央視網 2020年9月23日
-
央視網 2020年9月23日
位於江蘇南京的中國藥科大學,在部分教室“試水”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據介紹,這套系統除了學生進教室後自動識別個人信息,系統自動簽到簽退,還可以將全程監看學生上課聽講情況,就連發呆、打瞌睡和玩手機等動作行為都能被識別出來。
此消息一齣,立刻引來不少爭議。有人擔心,人臉識別系統可能會侵犯學生的隱私,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對此,校方認為,此舉意在減少學生逃課、早退、花錢找人代課以及上課不認真聽講等行為,提高學生到課率,嚴肅課堂紀律。
平心而論,雙方的觀點都有道理,但用人臉識別系統來監控學生上課聽講情況,顯然是對學生學習自覺性缺乏信心的表現。説白了,就是不相信高校學子能夠在課堂上認真學習,要用嚴厲的管制督促他們聽課。在這樣一種學習氛圍中成長的年輕人,就能培養起良好的學習習慣?顯然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安裝人臉識別系統,體現出的是校方對於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視,這應該得到肯定。但顯然,比起強制的管理模式,大學更應該提高相關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將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
比起“監看”學生是否在玩手機,是否閉眼打瞌睡,學校的目標更應該是培養有獨立行動、獨立思考和有終身學習能力的個人。正如愛因斯坦所言,“一個由沒有個人獨創性和個人志願的規格統一的個人所組成的社會,是一個沒有發展可能的不幸的社會。”很難想象,一個在“課堂監看”下度過大學四年的畢業生,能夠擁有很強的創造精神。
因此,這場爭論的真正意義是引導社會方方面面共同思考,我們的高校教育應該以何為宗旨,如何科學合理地利用現代科技培養合格人才。(特約評論員 李勤余)
央視網 2020年10月4日
央視網 2020年10月1日
央視網 2020年9月30日
央視網 2020年9月28日
央視網 2020年9月23日
央視網 2020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