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式復綠”是一種環保“高級黑”

特約評論員胡輝

在督察組檢查前突擊復綠

在督察組檢查前突擊復綠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8月18日通報,福建漳浦縣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長期不作為、慢作為,石材礦山非法開採問題突出,生態恢復治理嚴重滯後,區域污染嚴重,群眾反映強烈。

儘管中央三令五申強調生態文明的建設,但令人髮指的是,在礦山生態問題突出、恢復治理嚴重滯後的現狀下,彰浦縣卻不思如何“對症下藥”,而是在整改方式上打起了太極,耍起了花招。當地政府緊急要求礦主復綠,有的企業就將大量盆栽苗木簡單覆土,甚至直接擺放在場地,搞“盆栽式復綠”;還有直接在砂石、混凝土地面上鋪設草皮,應付了事的……這哪是什麼整改,完全是做戲做假,敷衍糊弄。

漳浦綠地建材貿易有限公司在混凝土上鋪設草皮

漳浦綠地建材貿易有限公司在混凝土上鋪設草皮

如此敷衍整改假裝整改,令人觸目驚心。值得思考的是,不管是“盆栽式復綠”,還是“石頭鋪草皮”,手段並不高明,明眼人一看就知。督察組能明察秋毫,當地監管又為何“看不見”?可見,礦山生態治理形式主義背後,是當地監管的嚴重缺席。如,此次督察發現,當地非法開採活動猖獗。漳浦縣現有持證飾面石材礦山15家,其中14家越界非法開採。這當中,監管部門是不知情還是不想管、不敢管?

假整改往往與失職失責相伴。如,漳浦縣赤湖鎮洋坪嶺村石材加工集中區有飾面石材加工企業50家,第一輪督察期間,群眾投訴該區域企業污染環境,但地方調查稱群眾舉報不實。此次督察發現,多家企業生産廢水直接外排,廠區粉塵無組織排放嚴重,生産過程中石粉違法傾倒在周邊農田和樹林間。如此種種,當地監管部門如果不知情,意味著執法不到位,監管失察;如果知情卻不管不罰,則意味著執法走過場,甚至可能有不可告人的利益鏈。

盜採礦區用綠網遮擋開採區域及臨時工棚,躲避衛星監控

盜採礦區用綠網遮擋開採區域及臨時工棚,躲避衛星監控

説到底,不管是此前某地曝光的“礦山刷綠漆”,還是此次的“盆栽式復綠”,各種“花式應付整改”的背後折射出的都是當地生態環保理念的缺失。有關部門敢於在環保整治問題上欺上瞞下、弄虛作假, 根源還在於當地黨委、政府對污染治理重要性認識不到位, 生態文明理念沒有真正入腦入心。對轄區內存在的嚴重生態環境問題熟視無睹,不聞不問,不敢動真碰硬,變相縱容了非法礦山污染環境,助長了有關企業“花式應付整改”的惡習。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環境就是民生,生態恢復豈容形式主義?希望這一個個徒勞的鬧劇能為有關部門敲響環保警鐘。礦山開採切莫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在礦山修復上,與其浪費資金作假、作秀,不如扎紮實實抓整改、抓治理,給子孫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特約評論員 胡輝)

網友立場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