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內挖潛,展現中國經濟的活力和動力

特約專家張德勇

  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在部署今年下半年經濟工作時明確要求,深挖國內需求潛力,拓展擴大最終需求,有效啟動農村市場,多用改革辦法擴大消費。這既是保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求進的客觀需要,更是實現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內在要求。

  今年上半年,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1%,明顯高於資本形成總額及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繼續成為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穩定器”和“壓艙石”。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寓意豐富,不僅意味著轉變發展理念、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也意味著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當經濟發展日益依靠消費的基礎性作用時,消費的作用越大,越有利於促進經濟增長模式由外需驅動轉向內需特別是消費驅動,越有利於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一個近14億人口的大國,隨著人均國民總收入即將邁入1萬美元大關,自然蘊含著巨大的消費潛力。雖然近幾年我國消費增長顯著,但與發達國家高達80%至90%的消費率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因此,深挖消費潛力,將之轉化成現實消費,進一步激活消費市場,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就顯得十分必要。

  眼下,在消費領域有兩個現象值得關注:一是下沉市場,二是“夜經濟”。所謂下沉市場,一般是指三線以下城市及農村地區的市場。消費規模與增長潛力巨大、高質量供給相對欠缺、居民消費需求遠未被滿足,是這類市場的基本特徵。作為我國人口基數最大、面積最大的市場之一,下沉市場可謂潛力巨大、商機無限。而“夜經濟”,是將休閒與消費結合起來,包括了餐飲、購物、觀影、旅遊等在內的多元夜間消費活動,幾乎涵蓋了餐飲業、商業、影視業、交通運輸業等所有第三産業。商務部一份城市居民消費習慣調查報告顯示,有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大型商場每天晚上18時至22時的銷售額佔比超過全天的50%。可見,無論是下沉市場,還是“夜經濟”,都不僅孕育著巨大商機,也充分展現出我國經濟強勁的活力和動力。

  隨著經濟發展,我國消費需求正從實物消費轉向實物消費與服務消費並重,從追求數量型消費轉向追求高品質消費,從模倣式、排浪式消費轉向個性化、多元化消費。無論是下沉市場,還是“夜經濟”,雖然定位或許有些不同,但都是從百姓日常生活出發,滿足不同層次的多元消費需求,也切合了當前消費趨勢的變化,體現了細分消費市場和細分消費者。

  以下沉市場所在的廣大三線以下城市及農村地區為例,與大城市比起來,這些地區商業設施還不發達,商品種類不夠豐富,服務消費相對滯後,消費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瞅準這一商機,電商龍頭企業紛紛佈局下沉市場,以網絡零售催生下沉市場爆發。就“夜經濟”而言,著眼于推動城市消費格局的變遷,近來不少城市出臺了繁榮“夜經濟”的政策措施。如《北京市關於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推出十三項具體舉措,意在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夜京城”消費品牌;上海市頒布《關於上海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出“夜間區長”“夜生活首席執行官”等統籌協調發展“夜經濟”的專職職位。

  以下沉市場或“夜經濟”為切入點,深挖國內需求潛力,擴大消費並促進消費升級,除了著力需求側,也需要在供給側發力,以高質量供給帶動消費增長和消費升級。故而,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上,應注重發揮政府的有為作用,在工商管理、商業基礎設施建設、食品衛生安全、公共交通等方面給予消費者更多的便利感、安全感、滿足感,為商家開拓更多市場、把握更多商機創造有利條件。

  總之,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給各種業態充分的生長空間,通過高質量供給,不僅可以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可以進一步激活國內消費市場,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對於促進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和保持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經濟發展大勢,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者張德勇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網友立場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