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新時代人才強國“大文章”

特約評論員劉繼勇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在北京中關村調研時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中國科技創新和人才交流合作的大門也會越開越大,要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以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從燕昭王黃金臺招賢、劉備三顧茅廬訪賢、曹操頒布《求賢令》,到革命時期井岡山上的“星星之火”,再到新時代擁有9000多萬黨員的世界大黨,自古至今,廣納英才始終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新時代幹事創業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廣開進賢之路,把黨內和黨外、國內和國外等各方面優秀人才吸引過來、凝聚起來,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筆者以為,不僅要把各方面各層次各領域的優秀人才聚起來,還要用得好、留得住,譜寫新時代人才強國“大文章”。

  打造匯集人才的“聚寶盆”。水深則魚知聚,林茂則鳥有歸。陳希部長強調,“熱忱歡迎更多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熱忱歡迎更多外國專家和優秀人才以各種方式參與中國現代化建設,一如既往支持他們來中國創業和發展”。廣納賢才要樹立以用為本的理念,克服論資排輩、封閉循環,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等陳舊落後的觀念,要打破戶籍、身份、學歷、人事關係等制約,破除不利於人才成長、流動、使用的體制性障礙,重點圍繞五湖四海攬人才、四面八方聚人才,“需要什麼人才就招攬什麼人才”。這樣才能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從而將各方面優秀人才吸引集聚到偉大事業中來。

  提供冶煉人才的“煉鋼爐”。發現人才、引進人才,還要為其提供“舞臺”,使其發揮效能、體現價值。陳希部長指出,要“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鬥中來”。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鄉村振興,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打好三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都需要一支強有力的人才隊伍做支撐。如何使用人才才算用好人才?還得“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不能將人才當作填補空缺的“磚頭”,哪需要塞哪,而要把符合崗位需求的人才安排到合適的工作崗位上去鍛鍊,確保人適其崗、能盡其才。

  配置留住人才的“有機土”。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吸納人才、使用人才,更要留住人才。陳希部長強調,要為人才“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維護他們的正當合法權益”。要留住人才,就要建立充滿溫度的人才服務保障體系,把服務人才的工作做到家,為人才解決“後顧之憂”;就要創造可以拴心留人的成長環境,讓人才獲得歸屬感、提升認同感、擁有幸福感。要在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工作上創造條件、生活上關心照顧,把人才工作的環境建設好,把人才的生活環境營造好,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愛人才的良好氛圍,為人才提供“一條龍服務”,使其“既來之、則安之”。

  人才是強國之本。新時代要牢固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盡其所能留住人才,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磅薄之力。(特約評論員 劉繼勇)

網友立場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