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乘“一帶一路”東風揚帆“出海”

央視網評論員張筱宇

1

  暑月,走進南通三建展廳,大廳內整齊排列的28座魯班獎“小金人”格外晃眼。

  眾所週知,魯班獎是中國建築行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獎。7月17日,“絲路人·絲路情——2019中外學者交流活動”來到江蘇省南通市建築企業代表——南通三建。據了解,南通三建獲國內外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獎、詹天佑獎共計36項。如以市統計,自1987年魯班獎始評以來,南通建築企業累計獲魯班獎的數量超過100項,位居全國地級市之首。

  數字“驚艷”,可窺一斑。東海之濱南通是聞名全國的“建築之鄉”,經過幾十年發展,歷經幾代人艱苦拼搏,南通的建築業從小到大、由弱到強,逐步形成了門類齊全、專業配套、全國領先的産業格局,以優良的信譽和過硬的作風鑄造了價值無限的“南通鐵軍”品牌。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下,南通數萬建築鐵軍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在俄羅斯、澳大利亞、泰國、新加坡、塞爾維亞等30多個國家的“一帶一路”沿線土地上接連創造“南通鐵軍”奇跡。

  博採眾長,擇善而從。如果説,在融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魯班獎是南通建築企業鑄造精品工程的“敲門磚”,那麼,南通市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能始終保持快速發展良好態勢的重要“法寶”必不可少。

  首先,獨特的地緣文化是堅實的基礎。依託長江優勢,東海之濱南通不僅能在江蘇沿海開發戰略中發揮主力軍作用,而且在實施“一帶一路”和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中,完全有能力擔綱長江經濟帶北翼“橋頭堡”的重任,是海上合作的戰略支點、江海河聯運的服務中心、陸海統籌發展綜合改革先行先試的城市。

  其次,深刻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文化特徵是精神底蘊。優越的江海地理環境、多元的文化融通,讓南通人骨子裏天生流淌著奮發圖強、堅韌不拔的血液,以“吃三、睡五、幹十六”鑄就“五千五萬”精神,成為其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追趕時代大潮、不斷發展壯大的蓬勃動力。

  再次,開放的理念與多元文化交匯融合為創新引領。以張謇先生為代表的南通人大膽創新,敢走新路,既有兼容並蓄、內外兼修的精神特質,又有以質取勝的市場意識和昂揚進取的價值取向。南通人在千百年江海文化的滋養下,憑著開放包容的理念,加快了南通工業發展,造就了開放開發的良好生態和獨特優勢;憑著融合交匯的優秀多元文化,使南通在創新轉型的戰略機遇期,著力發揮獨特優勢,準確定位,積極作為。一個個魯班獎的捧回,就是最好的見證。隨著南通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越來越深入,多樣化優勢越發凸顯。

  曾經的南通,還是在《馬可·波羅遊記》中,被描述為一座精巧繁榮、商民互通的“海州小城”;如今,已成為國際化的現代新城,站在“一帶一路”交匯點上,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不斷取得新成效,展現新作為。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南通市新增境外投資項目31個,中方協議投資額3.6億美元,增長60.2%,總量居江蘇省第四。對“一帶一路”沿線10個國家新增項目19個,中方協議投資額1.46億美元,增長1471.5%,項目數和投資額分別佔全市總量的61.3%、40.3%;境外投資項目中,非貿易類項目佔87.1%。製造業、建築業分別新增境外投資協議投資額9678萬美元、5424萬美元……耀眼成績的背後,是南通愈發快速與穩健地“走出去”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步伐;是沿海開放城市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強化與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縮影。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一帶一路”倡議提出6年時間,不斷走深走實。這是時代賦予的機遇,也是擁抱世界的挑戰。習近平主席指出,歷史總是伴隨著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腳步向前發展的。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南通正主動擁抱國際市場,揚帆“出海”,如一顆璀璨“珍珠”,串入“一帶一路”這條閃耀熠熠光彩的項鏈中,以實幹加創新追趕時代大潮,必將更加壯闊。(央視網評論員 張筱宇)

網友立場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