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書鬧笑話,教研員“不必糾結邏輯”的邏輯是怎麼來的?

央視網評論員拙言

  近日,福州一名8歲男孩針對語文課本中一處文字産生了疑惑,他提了個問題,家長、老師都答不上來,甚至原出版社都沒給出明確答案。這個問題是: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本有篇文章《羿射九日》,前一段剛提到“江河裏的水被蒸幹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過九十九條大河,來到東海邊”,那麼,羿是怎麼蹚的?

111

  此事引起網上熱議。有人肯定孩子的較真和質疑精神,也有人認為對神話傳説和寓言故事挑刺是“抬扛”。對此,福州教育研究院一名教研員回應,説“他蹚過了九十九條大河”,是為了凸顯他的神力。這是一處顯而易見的矛盾,在閱讀時,家長應引導孩子,著重去感受神話的奇跡,特別是創世紀神話中帶有一種遠古先民的智慧,重點關注這種神奇的智慧、描述上古時代生活的智慧,不要過於糾結文章前後的邏輯問題。對此觀點,筆者不能茍同。

  在給神話故事挑錯的孩子面前,要神話還是要邏輯?從專家的解釋來看,似乎是孩子過於較真兒了,但是專家似乎混淆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孩子質疑的不是神話故事的真實性,而是邏輯性。神話故事當然是虛擬的,但是故事的邏輯性卻是實實在在的,即使是給孩子講故事也是要符合邏輯自洽的,上一句是“河水幹了”,下一句卻是“蹚過九十九條大河”,這難道不是前後自相矛盾?從這一點來説,孩子們需要的不僅是神話,更是符合邏輯規律的神話:河水既然幹了,就不能“蹚”過。

  在鬧了笑話的神話面前,聽孩子的還是聽專家的?作為教育從業者,既要培養和引導孩子天馬行空的豐富想象力,更要尊重和支持孩子求真務實的科學思辨能力。其實科學與神話從來並不相違。高爾基認為,神話乃是自然現象,對自然的鬥爭,以及社會生活在廣大的藝術概括中的反映。這説明,神話是基於現實生活的,並不是出於人類頭腦的空想。我們的教材體系中,本來就是既有科普知識也有神話故事的,但是,在明顯的邏輯錯誤面前,在明顯自相矛盾的內容面前,既不能揮舞著科學嚴謹的大棒將神話一棒打死,更不能用神話的想象力之説來混水摸魚。作為教育工作者,理應客觀如實地告訴孩子:這不是什麼糾結邏輯的問題,錯了就是錯了。

  那麼,面對有問題的神話故事,教材應該怎麼改?其實,教材應該怎麼改並不是重點,教育部門的重點在於正視問題,既應該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神話傳説中具有浪漫想象力的誇張筆法,也應該正視神話故事在改編中存在的明顯錯誤,及時做出回應和解釋,該撤出的撤出,該修訂的修訂,如此,才能端正學術之風,避免誤人子弟

  據最新消息,14日下午,這本教材的出版社給出了回應,承認聯絡上下文來看,“蹚”字的確用得不恰當,教材編寫組正在認真研究,會對教材進行適當修改。我們不禁要為此點讚,這正是:做學問要求實,做人亦要求真。無論是從做事還是做人的角度來講,教育工作者們容不得半點疏忽,理應給孩子們做出表率。(央視網評論員 拙言)

網友立場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