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掃雷英雄杜富國:你百煉成鋼的樣子,好帥!

特約評論員陸玄同

全國自強模範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上,掃雷英雄杜富國向習近平總書記敬上特殊軍禮!總書記左手握住他的手肘,右手輕拍其肩膀,致以親切的問候。

全國自強模範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上,掃雷英雄杜富國向習近平總書記敬上特殊軍禮!總書記左手握住他的手肘,右手輕拍其肩膀,致以親切的問候。

  “你退後,讓我來!”六字千鈞,彰顯錚錚鐵骨。

  這是他負傷前留給戰友的最後一句話,也是一名共産黨員面對危險的行動宣言。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是掃雷兵的使命擔當。對他們來説,與雷共舞的生活,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但他們清楚,危險一定要自己扛。在2018年的一次排雷中,杜富國為了保護戰友,被一枚突然爆炸的加重手榴彈炸成重傷,永久失去了雙眼雙手。

  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他的頒獎詞這樣寫到:以血肉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

  雖然他看見不光明,但心中光芒萬丈;雖然他無法用雙手擁抱親人,但更多的人因此而用雙手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記住杜富國,也當記住掃雷官兵這個與死神共舞的職業。有人説,掃雷部隊用的是“繡花針”,走的是“陰陽道”,跳的是“刀尖舞”,拔的是“虎口牙”。

  處在和平年代,我們對於掃雷是陌生的。雖然電視劇裏有這樣的鏡頭畫面,比如《拆彈部隊》中就有對掃雷行動緊張而刺激的藝術表達,但對比位於雲南深山的這片雷場,電影顯然溫和多了。掃雷官兵的現實生活,除了電影中刻畫的緊張,更多的是面對未知的風險和死亡的挑戰。

  在祖國的西南邊陲,正是這群同杜富國一樣,用生命征服死亡雷場、用血肉之軀護衛和平的戰士,才趟出了一片和平樂園。

  或許當下的年輕人很難理解,為什麼一個90後,會將自己的三次選擇都聚焦在掃雷事業上。而從他們的視角來看,我們已經習慣將“小鮮肉”視為偶像大肆追捧,而缺少太多杜富國式的陽剛、信念、勇敢和擔當。

  打敗我們的從來不是災難,而是對生活失去希望和熱情的頹廢狀態。杜富國沒有被炸倒,即便躺在醫院裏,他依舊是生活的王者。跑步、練習使用假肢、學普通話、學播音主持,儘量不麻煩別人自己做事,他用頑強的意志力詮釋了一個積極向上的靈魂,展現了一個樂觀開朗的年輕人本來面貌。

  就像他説的,“我是一個正常人,請不要幫我做得太多。”可見,一個心理健康的有生理缺陷的人,遠比一個四肢健全卻心理扭曲的人更陽光,也更珍惜生活。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士兵突擊》中許三多的那句話,有意義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有意義。

  像杜富國這樣頑強生活、捨生忘死的人,我們稱之為英雄。音樂家貝多芬認為,在全人類之中,凡是堅強、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其實,英雄也是普通人,也是血肉之軀,也怕風吹日曬雨淋,只不過他們在面對任務時,把一切個人利益拋在了後頭,把對祖國人民的責任和擔當挺在了前面。

  我們感動於英雄的壯舉和無所畏懼的勇氣,其實也是審視有時怯懦和逃避生活的自己。英雄代表著剛毅不屈,堅韌不拔,而每一個在困苦中倔強站起的身影,每一個為他人而奮不顧身的行動者,都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

  但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能夠搶著把危險留給自己,沒有執著的信念,沒有一種捨己為人的精神,斷然做不出來。魯迅先生曾説,“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杜富國們擔得起這樣的稱謂。

  標記一個時代的,往往是人們的普遍信仰;定義一個民族的,往往是對民族特質的集體認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張尚年、冷雪冰、呂建民、蒯威、劉加平、侯國領、楊祥國、錢立志、杜富國……一個個響亮的名字背後,是對生活、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是對工作、對責任、對社會的忠勇擔當。

  我們感動於這個“離死神最近的人”,在經歷過生死考驗和病痛折磨之後,仍然能樂觀地面對生活,仍然能時時處處為他人著想。

  為民掃雷甘做刀尖舞者,生死關頭毅然衝鋒在前。任何讚譽都不為過,但任何美譽都不足以體現他生命的厚度和質感。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強大的信念。這種信念,不為名也不圖利,而是對職業操守的踐行,對職業尊嚴的維護,對保全公共利益的無私付出。

  杜富國們的錚錚鐵骨,並非與生俱來,而是百煉成鋼!(特約評論員 陸玄同)

網友立場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