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下午飯去插管”引發對醫患“共情”的思考

央視網評論員張筱宇

1

  想象一下,為工作忙碌一上午,終於到午飯時間,本想著可以好好吃飯放鬆下,卻忽然得到通知要繼續工作,是不是會抓狂?但,這卻是一些職業的常態。

  近日,一段寫在餐巾紙上的留言照片走紅網絡,上面寫著:“勿動!!插管去了。”這是中科大附一院急診一線的“90後”麻醉醫生欒遠航寫在餐巾紙上的留言,當時他剛坐下吃了兩口飯,就被通知有病人需緊急氣管插管。為避免食物被浪費,他留下這張紙條,匆匆趕往急救中心。

  此舉引發了很多網友“共情”之感,紛紛在評論區向醫護人員致敬,“做醫生,太辛苦了!”“隨時隨地,説走就走,為他點讚”“最不經意處最感人”;同時,也有很多醫護人員表示深有感觸,稱這是“工作常態”“工作的狀態從不允許細嚼慢咽”。

  對於一名醫生尤其是急診室的醫生而言,這是他的工作,必須去履行。令人欣慰的是,目前那位在急救中心插管的患者已康復出院。“雖然有時會很累,不被人理解,容易被忽視,但看到患者搶救成功、挽回生命的時刻,心裏還是很高興、很有成就感的!”從欒醫生的話中,我們能更直觀深刻地體會到這種“常態”于他不僅僅是工作,還夾帶著作為一名醫生的強烈使命感和責任感。同時,我們也有感於記者將這一鮮活案例展現給我們,讓我們對醫務工作者的辛苦與不易産生“共情”。

  記得紀錄片《人間世》裏有這麼個片段,2018年元旦前夕,醫生們腦洞大開,策劃了一場cosplay秀:平日裏一身白大褂的醫生,變成五顏六色的卡通人物。年近60的蔡鄭東醫生扮成了哆啦A夢,“兜裏裝的都是驚喜,是給孩子們的禮物。”這部紀錄片用最平實的語言記錄了最真實的醫患生態,將醫患“共情”呈現出一個全新的維度,把珍貴又脆弱的生命直白攤開在每個人的眼前,展現出的是最極致的人性。

  往深了説,人這一生都繞不開生老病死,醫生和患者總會不期而遇。醫生是常年站在護衛我們生命健康第一線的群體,他們是深知生命不可重來的“白衣天使”,總是在爭分奪秒地挽救脆弱生命。近年來,我們看到很多鮮活且暖心的案例,如哈醫大一院的醫生為百歲老人實行“抱式麻醉”,被網友稱為冬天最溫暖的“抱抱”;襄陽市中心醫院醫生跪地為幼兒手術,憑藉嫻熟的技術僅用兩分鐘就取出異物;敦化市醫院一名醫生用體溫給病人暖血袋,得知在朋友圈刷屏後卻説,捂血袋的事太平常了,幾乎每個在手術室的醫生和護士都做過這樣的事……

  同樣不能忽視的是,喧鬧醫院裏一幕幕悲喜上演的同時,如“戰爭”般的醫鬧仍存在。近些年不時曝光的那些令人寒心的醫鬧、傷醫事件,讓人覺得駭人聽聞的同時還伴有消極負面的聲音喧囂塵上。那些負面案例總是帶有負面情緒,而醫患間的矛盾往往涉及到更深層次的問題。首先,信任是雙向的,當信任出現了危機,勢必就會引發醫患衝突。從職業風險上來看,醫生確實是高風險職業,醫生要承擔的責任和發生失誤的後果比其他工作要遠遠嚴重得多,有些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嚴重性及其後果,是不可預測的,只能通過醫生的經驗總結在一定範圍內減少和避免;對於很多患者而言,治病需要專業技術,但由於對醫學知識的匱乏和他們的弱勢心理,對於用藥、花銷等並沒有什麼概念,只能靠醫生來診斷,這就完全要取決於醫生的專業判斷。其次,就像古人説的,隔行如隔山。如果作為患者只想到醫生的失職和責任缺失,甚至簡單地認為他們失去健康是醫生造成的,負面情緒就極容易被引爆;而在醫療行為中擁有主動權的醫生,在面對洶湧的輿情壓力時往往處於十分被動的狀態。

  如白岩松在談及醫患關係時説的,當你信任對方的時候,對方給予你的會更多;當你一開始就帶著懷疑的眼神時,恐怕你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對醫生來説,在複雜多變的疾病面前,對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同樣重要,如何去快速跟患者建立溝通和信任、耐心對待患者是一門需要下功夫的學問;對患者來説,也要體諒醫生的不易與壓力,主動敞開溝通的渠道,對他們多一份理解和信任,也能助推醫患關係的良性互動。

  正所謂,感同身受也是一種“共情”。患者都希望自己遇到的醫生具有很強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並且“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進行100%的努力”,而不希望遇到一個畏首畏尾,不敢冒一點風險,“沒有100%的把握就不敢輕舉妄動”的醫生。作為患者更應該明白,醫學是一門無止境的學科,發展至今仍有許多不確定性和局限性,在病魔面前有時會顯得蒼白無力。

  畢竟,醫患之間共同的敵人,是疾病。(央視網評論員 張筱宇)

網友立場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