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兩個蘋果16塊錢”影響百姓的幸福感

特約評論員鄧海建

  提要

  市場最基本的邏輯就是“物以稀為貴”、供需決定價格,庫存少了、供給弱了,價格自然就飆漲起來了

  除了要防範天災、降低自然災害對水果産量的影響,還需要多方合力而為,打通從生産到銷售的一些關鍵環節,把能降的成本降下來,把能加的福利加上去,來確保水果價格處於合理區間

廣州五羊新村某水果檔內紅富士蘋果11元一斤 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

廣州五羊新村某水果檔內紅富士蘋果11元一斤(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

  在國內CPI較為穩定的今天,水果價格卻似乎一騎絕塵而上。

  今年以來,水果價格持續走高,繼車厘子後,“荔枝自由”又上了熱搜。至於“兩個蘋果16塊錢”的新聞,也不鮮見。5月15日上午,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回應稱,鮮菜鮮果價格上漲,明顯是受極端天氣等季節性因素的影響,這種季節性的短期衝擊不具有持續性,鮮菜鮮果價格上漲不會持續在高位。

網友@蝶飛若舞 在微博發文稱其買一個梨花了

網友“蝶飛若舞”在微博發文稱其買一個梨花了9塊4毛錢(圖片來源:微博網友@蝶飛若舞)

  有人喟嘆“水果比肉貴”,有人戲稱“消費被降級”……這種狀況,按照國家統計局的官方表態,有兩層意思:一是眼下水果漲價是“老天爺鬧的”;二是高價態勢是“非可持續的”。這話當然有根有據,也能安撫人心:去年北方水果開花期間,天公不作美,不僅持續低溫,颳風也很常見,結果就是果樹上“花落知多少”,其結果就是春華秋實的水果基本都減了産,包括蘋果、梨、獼猴桃、葡萄及一部分地區的柑橘等。市場最基本的邏輯就是“物以稀為貴”、供需決定價格,庫存少了、供給弱了,價格自然就飆漲起來了。

  當然,這波水果漲價潮裏,除了“天時”的推動,還有四個顯而易見的肇因:一是國産水果轉型升級。現在市面上的水果,質量基本好于往年,且包裝、分揀要求更高,走的是“白富美”路線,價格自然就水漲船高了。二是進口水果消費刺激。《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8~2019)》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進口水果84.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4.5%。高價進口水果對於國內水果價格亦有推波助瀾之功。三是人力成本助推。農産品由生産到消費,一般要經由種植、收購、儲存、運輸、銷售等多個環節,由於種植、倉儲、物流等皆需要高強度的勞動力,人力成本攀升必然帶來終端水果價格的上漲。第四,資本力量的推波助瀾。從當年的豬肉、大蒜到如今的蘋果、西瓜,急速漲價的農副産品領域基本都能看到遊資推手的影子。

↑圖據國家農業部重點農産品市場信息平臺_副本

最近兩年全國主要水果超市價情況(來源:重點農産品市場信息平臺)

  當最常見的蘋果也成了百姓口中“吃不起”的水果,其反映的問題就值得深思:如何保障百姓生活需求不受或少受水果減産影響,盡可能滿足他們嚮往的“水果自由”?誰從水果價格高漲中獲益?前者指向民生剛需,後者指向産業質態。

  要讓大家吃個蘋果而不至於“心疼”、讓水果漲價更多造福果農,解頤之計大概也惟有從兩個層面發力:首先,宏觀調控的“有形手”必須更給力。果農什麼時候種植、種植什麼、種植多少,災害天氣如何預防、是否考慮應急儲備,跟風式漲價怎樣監管、遊資炒價何以遏止……這些直接指向職能作為的問題,需要相關部門及早給出清晰答案、儘早採取有力舉措。其次,農業産業化必須更成型。上遊的果農須在産業鏈上擁有基本的定價權和議價權,這就有賴於收購方、電商平臺等拿出社會責任感和企業自覺,讓利於生産方,促進形成良好的産業生態,進而造福于消費者。這方面,已有一些成功的探索實踐,比如,通過高頻次創新加速縮短消費者的購買距離、購買時間等,且引導當地建檔立卡的果農自立門戶,培養其獨立上網銷售的能力乃至形成自主品牌。如此一來,既不辜負果農辛苦勞作而成的果實,也能讓消費者在價廉物美中自由選擇。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引導調控。破解“水果貴”難題,不能只靠“天”幫忙。除了要防範天災、降低自然災害對水果産量的影響,還需要多方合力而為,打通從生産到銷售的一些關鍵環節,把能降的成本降下來,把能加的福利加上去,來確保水果價格處於合理區間,不要讓小小水果影響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特約評論員 鄧海建)

網友立場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