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開放成功經驗豐富就業優先戰略

特約專家程傑

  就業是民生之本、穩定之基、安民之舉、安國之策,就業持續穩定發展是改革開放最大成果之一。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就業政策和促進就業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當前我國就業面臨的主要矛盾是就業總量壓力巨大,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因此應該繼續堅持就業優先原則,深入實施就業優先發展戰略,著力解決不充分不平衡的主要矛盾,積極應對新現象、新挑戰,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

  人民群眾分享改革開放成果的最直接體現就是充分就業。就業持續穩定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要保障功能。四十年來,我國城鄉就業總量從4億人擴張到約7.8億人,就業總規模增長了93%。其中,城鎮就業人員總量達到4.2億人,比1978年增長了346%,年均增速達到3.9%。四十年間農村人口比重從1978年的82.1%逐步下降到2017年的41.5%,鄉村就業人員比重從76.3%逐步下降到2017年的45.3%,城鎮已經成為主要的就業部門,服務業逐漸成為最主要的就業部門。2013年服務業超越第二産業成為國民經濟中最大的部門,2017年進一步提高到45%。城鎮國有部門就業比重從改革開放之初的80%下降到2017年的15%以下。勞動者工資水平和社會保障水平持續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的就業穩定發展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市場化改革是根本之道。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得益於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轉變,堅定不移的市場化改革為就業繁榮發展注入內在動力。第二,城鎮化戰略是動力之源。城鎮化幾乎與市場化、工業化同步推進,傳統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二元經濟結構被打破,大量低成本勞動力加速向城鎮轉移,成為中國經濟奇跡的重要支撐。第三,個體私營經濟是關鍵就業渠道。個體私營經濟是最具活力的市場經濟主體,尤其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下,新就業、新職業不斷涌現。第四,全球化為就業擴展注入活力。通過全球貿易直接創造就業需求和工作崗位,提高勞動生産率,為持續、高效率的就業和經濟增長提供支撐。從長期趨勢上看,自由貿易和全球化仍將是主流趨勢,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和就業發展有條件也有必要繼續從全球化中廣泛受益。第五,就業優先戰略是重要制度保障。尤其是十八大以來,就業優先戰略的內涵不斷豐富和拓展,就業優先原則要求全面貫徹到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等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就業優先戰略確保了就業形勢持續穩定。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是新時代就業工作的新目標。新時期就業優先戰略應該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一是積極創造高質量就業崗位。就業規模不斷擴大、高質量崗位持續增加是實現更加充分就業和更高質量就業的前提和基礎。二是不斷提高人力資本水平。實現高質量就業從長期來看要得到人力資本的支撐,有必要建立與新時代技能要求相適應的人力資本積累體系,建設規模宏大的合格勞動者隊伍。三是繼續完善就業保護體系。保障勞動者基本權益、消除就業歧視是實現更高質量就業的基本要求,同時新技術變革正在改變勞動與資本、技術之間的關係,利益再平衡需要加強制度實施和創新。四是始終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的基本取向。不斷創新完善與宏觀經濟政策協同、與現代經濟體系建設適應的就業政策體系,全力保持就業局勢持續穩定。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的關鍵一年。就業形勢穩定至關重要,就業工作應該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妥善應對過去幾年化解産能過剩和地方債務風險過程中積累的潛在就業影響,積極做好就業轉移、技能培訓和社會保障相關工作。二是關注貿易摩擦對就業帶來的短期和中長期影響評估,對影響較大的局部地區和特定群體開展跟蹤監測並出臺應對方案。三是監測貧困人口和脫貧家庭的就業狀況,繼續推進就業扶貧工作,增強脫貧攻堅成效。四是關注邊疆民族地區、人口凈流出地區、資源枯竭地區等就業形勢,防止出現局部性失業風險。五是繼續做好應屆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工作,同時關注退休返聘或再就業人員、農村遷移老年人再就業等新現象,落實相關就業政策。

  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我們要堅持深化改革、開拓創新,不斷開創就業工作新局面。(作者程傑係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網友立場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