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勢而為,亞太以更高層次開放解答“時代命題”

特約專家梁亞濱

  2018年11月18日,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莫爾茲比港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併發表題為《把握時代機遇共謀亞太繁榮》的重要講話。

  對人類來説,最重要的利益無外乎安全與發展。在和平與發展依然是時代主題的今天,對繁榮的渴求已成為各國人民最為迫切和直接的訴求。隨著冷戰結束,國際形勢日趨緩和,經濟全球化、貿易投資自由化迎來了進一步深度發展的機遇。在這種情況下,亞太經合組織應運而生。其以推動亞太地區的經濟增長和發展為己任,積極促進成員國之間的經濟相互依存,加強自由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減少區域貿易和投資壁壘,維護本地區人民的共同利益。亞太經合組織自成立以來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也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正如習主席在演講中所指出:“全球發展深層次矛盾突出,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思潮抬頭,多邊貿易體制受到衝擊,世界經濟整體發展環境面臨諸多風險和不確定性。”

  面對這些問題,習主席號召各國政府和人民能夠“順勢而謀”,站在歷史前進的十字路口,“認清世界大勢,把握經濟脈動,明確未來方向,解答時代命題。”這也契合了本屆會議主題“把握包容性機遇,擁抱數字化未來”。新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所揭示的數字化未來正在重塑全球治理體系,推動國際格局加速演變。如同歷史上的每一次國際格局演變,這一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必然充滿各個國家之間的博弈。所以,能否找到符合各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全球治理方案才是問題的關鍵。對此,習主席給出了中國方案。

  首先是“堅持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構建開放型亞太經濟”。其中的關鍵詞是“開放型”。今年博鰲論壇上,習主席也曾發表主旨演講,明確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開放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能夠實現蓬勃發展的基本條件。只要各國能夠堅持“開放、包容、透明原則”,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就能夠實現並不斷促進以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為代表的經濟全球化向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最終打造出不斷提高各國人民福祉的高水平亞太自由貿易區。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成功經驗的總結,代表著中國堅定支持自由開放貿易、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決心,更代表著中國願意與世界分享繁榮、分享未來的誠心。

  其次,“堅持創新驅動,培育增長新動能。”習主席的演講點出了亞太地區能夠共享繁榮的關鍵。變革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歷史與現實一再證明,哪個國家排斥變革,拒絕創新,就一定會落後於時代,最終會被歷史所淘汰。人類已經經歷三次工業革命,每一次都是革命性的創新技術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今,我們再次迎來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數字經濟所帶來的智慧化和無限潛能正在深刻改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説海洋是幾百年前成就大航海時代的溝通媒介,那麼互聯網就是今天成就這個偉大時代的新媒介。把握創新發展時代潮流,釋放數字經濟增長潛能,碾平不同國家之間的經濟鴻溝和社會隔閡,實現快速、均衡、普惠發展。

  第三,實現數字經濟的關鍵在於“堅持完善互聯互通網絡,促進包容聯動發展。”這種互聯互通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以現實世界的道路、橋梁、基站等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另一部分是虛擬世界的信息自由流動。中國政府所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從本質上來講就是致力於促進各國各地區互聯互通,形成聯動發展格局,為世界經濟拓展新的增長空間。中國深刻地領悟到:擁有十三億人口體量的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同樣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也正因此,習主席特別指出:“中國將同各國一道,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建設‘一帶一路’,為亞太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更大發展機遇。”

  最後,對於如何應對挑戰,習主席是這樣説的:“堅持深化夥伴關係,攜手應對共同挑戰”。正如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正所謂“不畏浮雲遮望眼”,只要各國共謀發展的目標一致且不動搖,以高度的責任心來對待本國人民的利益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利益,那麼無論遇到什麼艱難挑戰都能夠妥善處理分歧,找到解決的方法。跳出歷史包袱的窠臼和膚淺狹隘的民族主義拖累,通過實施開放、相互依賴、互聯互通政策,不斷增強夥伴關係,為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奠定堅實的物質和情感基礎。(作者梁亞濱係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教授、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網友立場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