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讓千年古都煥發蓬勃生機

央視網評論員李雪菲

11月14日,參加活動的外籍學者在西安參觀。(圖片來源:中國網)

11月14日,參加活動的外籍學者在西安參觀。(圖片來源:中國網)

2018年11月14日上午,由中央網信辦評論工作局指導,光明網主辦,陜西省委網信辦、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一帶一路’這五年”中外學者交流活動在陜西省西安市拉開帷幕。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重點,“一帶一路”既傳承以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為核心的古絲綢之路精神,又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21世紀時代潮流,將“中國夢”與“世界夢”有機地銜接起來。五年來,“一帶一路”從願景化為現實,在廣袤大地落地生根,進入加快落實快車道。

架起溝通橋梁,讓“中國製造”走出去。新築車站開行國際貨運班列,就是將西安區位優勢、交通樞紐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是助力陜西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助於引領區域大物流格局優化。2013年11月28日,新築車站開出首趟西安至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的貨運班列。自此,中歐班列數量不斷增加,尤其是2018年以來,更是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今年1-7月份,陜西省共開行中歐中亞班列658列,全年開行總量位居全國第一。從疏到密,從少到多,從去到回,從內到外,新築車站用實際行動讓“中國製造”走出去,搭建起中國和歐亞國家産能合作的橋梁,情係“一帶一路”,為“中國夢”添彩。

互聯互通,中歐班列大有可為。目前,陜西中歐班列已經逐漸成長為全國開行頻次最穩定、線路最密集、重載率最高的班列。長安再現千年古都的繁華盛景,也再一次打開了“對外開放”新名片。依託中歐班列這一開放大通道,越來越多企業走出國門,參與“一帶一路”沿線的貿易交流合作。比如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就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走出國門,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發展,打造海外糧倉,實現中外糧食的快速對接和有效流通,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最大受益者。

見一葉而知深秋,窺一斑而見全豹。中歐班列紅紅火火的背後,是“一帶一路”倡議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滿滿的“獲得感”。仍以“中歐班列”為例,其從無到有,為沿線國家的經濟注入新的生機,創造了大量的工作崗位。以此為縮影,五年來,隨著“一帶一路”不斷推進,參與共建的眾多國家政策協調不斷加強,重大經貿項目加快實施,基礎設施聯通網絡正在形成,産業和金融合作穩步推進,各國民間往來更加密切,為各國人民帶來了福祉。

“一帶一路”作為改善全球治理的新抓手,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事實上,“一帶一路”倡議彰顯中國的大國責任,為各沿線國家注入新動力,為世界經濟早日走出低增長格局提供了現實可行的方案。在“一帶一路”五週年之際,我們期待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相關國家和地區能夠加強政策戰略對接,互聯互通務實合作進一步加強,開創全球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新時代,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民擁有更多“獲得感”。(央視網評論員 李雪菲)

網友立場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