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傷醫“零容忍”,更需法治“施重拳”

央視網評論員竹雨

  日前,“西城警訊”對北大醫院傷醫事件作了情況通報:10月13日,西城公安分局對鄭某宇依法刑事拘留,考慮到鄭某蕊係在校大學生,且對自身行為真誠悔過,並得到了赫醫生的諒解,對其採取取保候審。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從先前網傳的視頻中可以看到,三名男女圍追著一名身著綠色工作服的醫生並對其拳打腳踢,期間不時有圍觀者拉架,但三人仍舊不依不饒,掙脫群眾再衝上前去對醫生施以重拳;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該名醫生的反應,因當時考慮孕婦人身安全,其始終保持克制,未予還手。

  這起暴力傷醫事件可謂觸目驚心,而對這起事件的處理,已不是簡單的醫患矛盾問題,而是涉及到違法犯罪。多年來,我國公安機關對涉醫違法犯罪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對傷醫、鬧醫、辱醫行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會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也會堅決依法追究刑責。

  從這起事件的通報中我們看到,社會法治思維的進步。其一,公安民警接案後為準確案件定性,反復核實當時雙方陳述內容中的矛盾點,用大量事實還原了案發過程,給出的準確定性,讓案件回歸到法治軌道,依法保護了各當事方合法權益;其二,警方考慮到孫某産後需要親人照顧,在法定辦案時限內對鄭某宇、鄭某蕊採取強制措施的時間上進行了適度考量,充分展現了責任擔當,體現出警方執法更為人性的一面。我們還看到,在事件發酵至今的20多天裏,北大醫院、公安部、中國醫師協會、首都師範大學和北京市衛紀委相繼發聲,表示出對暴力傷醫的零容忍態度。

  此次暴力傷醫事件,再次提醒我們醫患關繫緊張依舊是當前一個很嚴峻的問題。今年10月1日,《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正式施行,從源頭上預防醫療糾紛是其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暴力傷醫事件每每曝出,都會引發人們的關注,而在醫院辱罵、傷害醫務人員甚至升級為違法犯罪行為的問題也屢見諸媒體。醫患衝突之所以難以避免,其核心問題還是醫患間的利益衝突,以及存在專業知識不對等、患者醫療期望值較高等因素,造成醫患之間分歧矛盾加大。而這起惡性事件正是由於産婦家屬對醫生建議出現異議,且拒絕溝通,從而升級為“暴力傷醫”案件。

  回看這起惡性傷醫事件仍令人唏噓。患者有病求醫,醫生救死扶傷,本應“同仇敵愾”共同面對病魔,但演變為了“同室操戈”。如果連自身安全都不能得到保障,又何談要求醫生守護我們的生命健康?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根據《中國醫生執業狀況白皮書》的相關數據,中國有66%的醫師經歷過不同程度的醫患衝突,其中經歷過語言暴力的就佔51%;中國醫師協會今年1月公佈的《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顯示,45%的醫師不希望子女從醫。可想而知,醫生在工作中所要承受的壓力有多大。

  一個肆意侮辱或威脅醫生的人,必會受到輿論的譴責,付出應有的代價。而對於暴力傷醫的行為,不僅要“零容忍”,更需要法治重拳出擊,“暴力傷醫”的高壓線不能隨意踩踏,突破法律底線的行為,必須受到法律嚴懲。 (央視網評論員 竹雨)

網友立場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