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讓老區煥發新青春

特約評論員羅瑞明

  江西贛州是塊紅色的土地,這裡有紅色故都瑞金,有全國第二大將軍縣興國,有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起點……然而,長期以來,這片土地卻因地處內陸而面臨發展困境。要謀求更好的發展、實現新的突破,贛州需要進一步擴大開放。

  2013年秋天,習近平主席先後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此後,“一帶一路”迎風生長,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也為革命老區贛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是機遇就要緊緊抓住不放,為此,贛州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建設立體交通網絡和贛州港為“抓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力爭成為連接“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和國際貨物集散地。

  贛州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是宋代,其輝煌得益於由長江、贛江、章江、湞江、珠江共同構成的“南方水上絲綢之路”。那時,水流到哪兒,船就駛向哪兒,生意就做到哪兒。而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立體化、多功能的交通運輸網絡早已取代傳統的江河運輸,成為地區謀求發展的必要通道。

  深諳這一道理的贛州,順應“一帶一路”建設這個大勢,開始著眼建立和完善快速交通體系,著力加強高鐵、機場和物流基地等基礎設施建設。短短幾年,贛州不僅實現了縣縣通高速,還重建了新機場,尤其在鐵路建設方面,除了現有的京九鐵路、贛龍鐵路、贛韶鐵路之外,昌贛高鐵、贛深高鐵也在興建中。贛州一躍而成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

  光有交通樞紐還不夠,為全面對接融入“一帶一路”,架起贛南革命老區通達沿海特區乃至全球的“橋梁”,讓本地的商品運出去,讓外面的商品運進來,贛州還專門建設了贛州港。贛州港自2014年10月開工建設,經過短短4年的發展,已開通18條中歐(亞)班列線路,通達中亞五國和歐洲經濟腹地,實現了傢具、木材、煤炭、蔬菜和電子産品等多品種運營,成了內陸地區雙向開放的一塊“新高地”。有了贛州港的贛州,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同“一帶一路”的關聯越來越密切。

  有了快速交通體系和贛州港,贛州所銷、所需的商品無須進行中轉即可實現互聯互通,節省了大量時間和中轉成本,也加快、拓寬了老區與外界的聯絡。2015年1月贛州港啟動運營以來,顯示出了驚人的牽引力,不僅幫當地傢具産業實現了進口木材全直通和出口傢具全直放,降低了企業的成本,還催生出大量外貿企業。僅在南康區,外貿企業就由2014年的3家猛增到現在的400余家,一些企業還在海外設立了營銷部。在“一帶一路”建設熱潮的帶動下,贛州企業主體的開放意識、創新意識明顯增強,全面參與“一帶一路”和全球經濟的主動性明顯增強,推動著當地外貿産業呈現躍變式發展。

  “絲路興,天下通。”旨在造福世界人民的“一帶一路”,正造福著老區人民,它讓贛州的經濟快速增長,群眾的獲得越來越多。循著這條大道,贛州與世界的距離越來越近,與各國人民的友誼越來越深,發展的空間也越來越廣闊。紅色老區已煥發出新的青春,老區的明天必將更美好。(特約評論員 羅瑞明)

網友立場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