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回歸20年”是一部最精彩的香港電影

特約評論員卞離石

  《英雄本色》、《大話西遊》、《精武英雄》、《倩女幽魂》、《喜劇之王》……香港電影百年,從無到有,從平淡到精彩,從繁榮到鼎盛,一經提及,在人們的腦海裏,便會浮現一部部經典港片的名字。

  在電影界,有一句名言:香港電影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這是對香港電影最好的闡釋與褒獎。這裡有實力強大的電影製作公司,如英皇、銀河映像、邵氏、中國星、嘉禾、寰亞等;也有燦若星河的明星,如周潤發、成龍、梁朝偉、劉德華、周星馳、梁家輝等,在華語影視圈,一時無出其右。

  人們説,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的確,當時的經典影片井噴,風靡日韓、東南亞,甚至是好萊塢,不僅滿足了香港本地的市場需求,在亞洲和其他區域也都供不應求。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曾被很多人視為香港電影的“分水嶺”。有人説,香港電影是盛極而衰,當初是把內地的優秀演員招致麾下,如今則是“孔雀東南飛”,一大批本地的優秀導演和演員“見利而動”,選擇了在內地拍片,而香港本土電影卻一再萎縮,在不久的將來,甚至可能成為歷史。

  不可否認,與之前的盛況相比,香港電影一度“江河日下”。上世紀80年代,電影從業人員有2萬餘人,到2003年即下降到5000人以下,電影票房也與輝煌時期不可同日而語。但是,香港電影此際“走下坡路”,與“回歸”其實關係不大。事實上,從90年代前期開始,香港電影已現衰退之勢,影碟興起、盜版氾濫、外國大片壓境、經濟蕭條;港片題材跟風、類型單一、製作粗糙等,共同造成了市場頹勢,而非“回歸”之後遺症。

  所謂電影,終究是文化産業的一部分,需要觀眾和市場。有了觀眾和票房,電影才能發展,這是最樸素的道理。最大的電影市場在哪?就在大陸。自2003年電影産業化改革啟動以來,中國電影市場的規模多年來持續保持30%左右增長,2013年初,中國電影總票房已超越日本,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

  中國電影市場的巨大潛力,甚至讓好萊塢電影為之“青睞”、為之“傾倒”。現在,在《變形金剛》、《生化危機》等諸多好萊塢大片中,都加入了中國文化元素,有意與中國觀眾拉近距離,有的用中國外景地,有的用中國演員,甚至專程來華宣傳。一些好萊塢影片的中國市場票房收入,甚至超過了美國本土。

  背靠大樹好乘涼。依託內地這個最大的市場,飽受囿于一地之困的香港電影,又何嘗沒有騰飛平臺?2003年,《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的簽訂,一改香港電影的格局,讓內地與香港合拍片也能享受國産片的同等待遇,從而促進了香港與內地電影的交流與合作。包括杜琪峰、許鞍華、陳可辛、徐克、周星馳、周潤發、劉德華等在內的大批香港導演和演員“北上”,逐漸摸索融入內地文化,也讓一度衰落的香港電影産業煥發生機。

  一組數據頗能説明,2011年內地公映的華語電影87部,香港導演所拍佔49部;2012年有239部,香港導演的佔53部,內地過億票房的華語片有21部,香港導演的佔11部……2016年,獲准立項的合拍故事片達89部,內地與香港合拍54部,等等。對於香港,最優秀的電影人都在合拍,王家衛、徐克和吳宇森等導演即是,並沒有脫離港片本色,反而力挽頹勢,形成了新的增長極。

  香港電影並不“沒落”。回歸祖國20年,便是一部最精彩的香港電影。順時而動、順潮而發、順勢而起,回歸之後的香港電影,還會奉獻更多的經典之作,長久存駐人心。

網友立場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