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 2020年10月4日
-
央視網 2020年10月1日
-
央視網 2020年9月30日
-
央視網 2020年9月28日
-
央視網 2020年9月23日
-
央視網 2020年9月23日
日前,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佈數據顯示,截至8月29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今年共通報325起扶貧領域突出問題,約佔通報問題總數的37%。其中危房改造、低保等領域是扶貧領域的“問題高發區”,而“村官”則是主要的違紀群體。扶貧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呈現發生地域廣、涉及領域多、基層涉事者多、涉事金額懸殊4大特點。
爭分奪秒、脫貧攻堅,既關係到廣大貧困地區群眾的切身利益,也關係到各地基層政府的治理能力,更關係到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這意味著,未來五年,我國要讓7000萬貧困人口脫貧。這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容不得半點馬虎和懈怠,更不允許有人思想上開小差,行動上慢半拍,搞貪污挪用、損公肥私那一套。
遺憾的是,雖然中央三令五申,禁令頻出,不少地方的基層部門和相關人員,還是我行我素,鋌而走險,不惜以身試法。透過中央紀委公佈的這一份“體檢單”,我們看到,當前扶貧工作仍舊存在諸多缺憾和亂象。其實,這些問題在過去多多少少都有被媒體曝光提及,甚至某些問題早已成了“老大難”。從這個角度來説,問題還是那些問題,就看如何扣住病灶,對症下藥。
從涉及領域看,危房改造、低保等領域是扶貧工作的“問題高發區”;從具體犯罪手段看,職務犯罪、虛報冒領、截留私分等是慣用伎倆。而所有問題的背後,都主要指向了扶貧資金監管的乏力、扶貧資格審核流程的粗疏和扶貧問責機制的“後知後覺”。
因為扶貧資金監管乏力,才讓扶貧資金在層層下撥中,成了令人眼紅的“唐僧肉”;因為扶貧資格審核流程粗疏,才讓扶貧的“救命雨”灑到了“大河”裏,而不是“旱地”裏;因為扶貧問責機制後知後覺,才未能將漏洞及時堵住,而造成了政策資源和扶貧成績的“跑冒滴漏”。當然,除了以上幾點,違法成本偏低,也是某些貪婪者敢於肆無忌憚的一個原因。
所以,必須以嚴明的法治、嚴格的監管、嚴厲的問責,來斬斷當前扶貧領域的“黑手”,讓扶貧工作真正實現精準高效,事半功倍。首先,要針對通報中的案例和舉報反饋的線索,嚴查一批扶貧領域的職務犯罪,通過“以案釋法”,劃清扶貧領域任何人都不得觸碰的“高壓線”;其次,有針對性地改革當前扶貧資金的分配、使用和監督機制,重點完善基層幹部扶貧的監督和考核機制;最後,還要進一步激活政務公開、為公眾參與、媒體監督創造更便捷的條件,最大程度地震懾和發現扶貧領域的違法違紀行為。
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調研期間曾指出,扶貧攻堅“要堅持時間服從質量”、“要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誠哉斯言。各級各地領導幹部須充分利用好法治和監管這兩把“利劍”,對困難群眾真正做到精準識別、精準扶貧,對違法亂紀者則要不留情面,精準問責。如此,扶貧工作才能貨真價實,脫貧攻堅戰才能如期凱旋。
央視網 2020年10月4日
央視網 2020年10月1日
央視網 2020年9月30日
央視網 2020年9月28日
央視網 2020年9月23日
央視網 2020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