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大家談】G20峰會上感受中國道路自信

國內 來源:中國網 2016年09月04日 17:3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張淵中國網評論員

  G20杭州峰會,世界聚焦中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這次G20峰會的主題定為“構建創新、聯動、活力、包容的世界經濟”,實際上是在總結中國經濟發展的現有模式之基礎上,對中國與世界經濟提出的既現實、又前瞻的遠景目標。

  作為世界經濟擺脫低迷狀態的引擎,中國在外界,是個謎一樣的奇跡。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商品國,第三大投資國……在世界經濟舞臺上一枝獨秀。

  全世界,都希望在中國經濟發展的路徑中,找到啟迪。

  G20峰會上,習近平説到中國的發展始終離不開一個“新”字,新起點、新常態,就是始終保持著創新的動力與韌勁。習近平説,“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然而創新與發展,並不純粹是技術層面的事。

  創新、發展、未來,最終指向的是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是中華民族的復興,是13億中國人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富民之路,強國之路。這就是外界需要時間與智慧一起去消化的中國啟迪之路——道路優勢。

  中國的創新發展,首先是中國共産黨所擔當和堅持的政治重任。中國共産黨建黨95年來,帶領人民所走的道路,不論在哪個階段,都不忘初心。這個初心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歷史發展到現階段,中國在落實各項建設的決策過程中所做的是,堅持問題導向,破解發展難題,始終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境界。

  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根本性動力,也是創新發展的最大動力。中國的經濟能夠擔當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和平衡儀,正是基於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所選定的這條政治道路。這是道路優勢的魅力所在。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30年改革開放讓7億人民脫貧,解決了世界上70%的貧困人口問題;今天中國改革和經濟建設所取得的成就,不僅決定著中國的命運,同時關係著世界的發展。所以從這個意義來説,中國的改革和經濟發展,是為整個人類擺脫貧困、促進全球經濟發展在作貢獻。而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功路徑,正是源於政治道路的優勢,以及對這個優勢道路的堅定與不移。

  中國的道路優勢,體現在堅定不移的改革開放之中,體現在不忘初心的努力奮進之中。從“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到亞投行的發起;從十三五規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落實“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再從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給世界經濟供給動能,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經濟“創新增長方式”的樣本供給者。而這個樣本,恰恰是中國道路自信的優勢所提供的。

  中國的各項改革與創新,都是在道路的堅持與創新中發展起來的。從實踐創新,到理論創新,到制度創新,中國始終走在特色社會主義的正途上。歷史證明,中國的創新發展,源於道路優勢,源於中國共産黨在帶領中國人民奔小康的道路上始終不忘初心。

  今天的G20峰會,是一場共同革新的盛會。“構建創新、聯動、活力、包容的世界經濟”得到了共認,世界經濟就有了中國特色的動力與魅力;而這個中國特色,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問題,也是世界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聯動與包容,是創新與活力的紮實根基。

  今天的G20峰會,也是一場共同分享的盛會。世界分享的是中國經濟發展成就,分享的是中國提供給世界經濟的力量之泉。而這個力量之泉,實際上可以從經濟發展技術層面的“創新增長方式”中,找到中國道路優勢的動力源泉。

  G20峰會,世界經濟找到的是經驗。中國找到的,是更加堅定的道路自信。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