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王文:G20給老百姓帶來益處是實實在在的

國內 來源:環球時報 2016年09月02日 10:3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G20峰會臨近,坊間卻流傳一些關於安保不便、杭州空城的怨言,甚至還有不少抹黑峰會的謠言。這些輿論背後折射的是,人們對G20重要性以及G20對中國老百姓帶來的實際好處缺乏感知與了解。這需要智庫學者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講清楚。

  G20已被公認為全球經濟治理的首要平臺。由於G20領導人峰會機制是2008年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而産生的,還沒有常設秘書處,每年領導人聚首要討論的議題由主辦國來主導。作為2016年G20智庫會議(T20)共同&&智庫的執行負責人,筆者參與了大量G20的籌備工作,深深感受到議程設置對主辦國帶來的益處,而這些益處對每一位老百姓來講都是實實在在的。

  G20讓中國人的錢更穩、更值

  G20重點討論的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尤其是各個大國對人民幣即將在2016年10月1日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的決議再確認與再支持,將減輕中國人“錢袋子”的縮水壓力,大大增加人們旅遊、留學、海淘的便利,跨境投資也將更為便捷。

  筆者曾在幾十個國家的兌換市場發現,人民幣兌換當地貨幣的比價,通常會貴于同等價值的美元兌換當地貨幣的比價。比如,在土耳其,1美元約等於3土耳其里拉,按這個匯率,大約2塊多人民幣就能夠兌換1個土耳其里拉。但實際上,在許多旅遊景點、機場的兌換點,卻需要3塊多人民幣才能兌換1個土耳其里拉。理由是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人民幣通常被認為是不穩定的貨幣,導致在實際市場操作中的幣值低估。這是全球機制不公平帶來的消極影響。

  如果G20層面上能夠就人民幣的價值與穩定性取得重大戰略共識,人民幣兌換當地貨幣將回歸正常,國際金融體系的效率將會大大提升,老百姓出國必須要進行的兌換、消費、支付也將更便利。粗略估計,人民幣國際化的順利推進能為中國貿易、老百姓出國消費額年均至少省下3000億元的交易成本。

  人民幣加入SDR僅僅是G20層面上諸多金融議程裏的一小部分,數頁G20領導人公報裏僅濃縮為幾個詞的篇幅。2016年中國杭州G20峰會還將圍繞全球金融安全網、推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份額和治理改革、完善主權債重組機制、改進對資本流動的監測等國際金融架構的改革,這些都將降低老百姓持有人民幣的風險,便於老百姓購買各國的理財産品,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産,等等。

  更重要的是,金融議程也只在G20公報中佔有幾段的篇幅。今年,佔有全球經濟總量約90%、貿易總量約80%、人口約70%的20個國家領導人在杭州聚首,與八個重要嘉賓國、七大國際組織負責人討論的議程相當廣泛。比如,2016年首次納入G20峰會議程的綠色金融,G20追逃追贓高級別原則以及G20制訂創業行動計劃等等。

  G20給中國人爭臉的事更多

  今年在杭州主辦的G20峰會是中國人有史以來第一次主導全球治理的頂層設計,極大提升了中國人的話語權、影響力與在國際社會上的受尊重程度。

  杭州人民的受益是最直接的。籌備G20使杭州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速位居主要城市的第一位。而G20之後,杭州不僅將因主辦過重大峰會而一躍成為國內的準一線城市,更將躍升成為世界的一線旅遊城市。

  全國老百姓也能從G20峰會逐漸獲益。今年G20峰會討論核心議題是創新經濟增長方式,這是涉及如何緩解目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的國際重大議題。假設通過G20機制在創新增長方式,推動全球結構性改革、扭轉全球貿易增速連續五年低於經濟增速的頹勢能取得突破,中國經濟也將受益,而且從事貿易、對外投資的諸多公司、個體從業者都將得到實際好處,每一位老百姓也能沾光。

  G20對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自然是不言而喻。更應令所有中國人感到驕傲的是,當世界為經濟低迷而一籌莫展時,中國人亮出的一張張靚麗的名片與方案卻讓世界眼前一亮。過去半年多,筆者與同事們在全球十個城市承辦T20,為中國G20預熱,遇到的每一位外國學者無不對中國的經濟成就與方案設計報以肯定。國家崛起帶來的個人自豪與自信顯而易見。

  更令全球期待的是,中國在本屆G20峰會加入了有史以來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元素。比如,中國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2030議程置於G20討論的突出位置,讓“發展”成為全球大國協調的新使命,讓G20尋找到了新方向。要知道,歐美一些智庫曾建議廢掉G20這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平起平坐討論全球治理的唯一平臺,他們想過河拆橋。而中國此舉無異於挽救了G20,讓G20繼續延續下去,也讓發展中國家擁有持久與發達國家對話的平臺。

  G20是中國社會的全球“成人禮”

  超越眼前的實際益處,G20為中國人帶來更深遠的,還有與全世界打交道的經驗積累,以及國際知識的極大拓展。此前,無論是相關部委的官員,還是智庫學者、經濟精英,都極其缺少組織20個大國共同商議的經歷,但是,過去半年多,大量部委官員、學者、企業人士都參與到近百場G20層面的部長會、工作組會、配套會與其他會務籌備中,開始主持20國的討論話題與議程設置,了解各個大國的政治規則與行動規範,更充分積累了如何説服其他19個談判對象、將本國意願以巧妙方式升級成全球共識的難得經驗。這些經歷堪稱中國社會的一次全球拓展的“成人禮”。

  通過這次G20的籌備,我們既看到了國際博弈的殘酷與激烈,也看到了全球致力於去戰爭化、去衝突化解決矛盾的努力與誠意,更看到了中國思想與方案正在向全球有效推廣的信心與希望,還看到了全球體系平等化、公正化趨勢帶給中國的益處與動力。了解這些進步與收穫,我想,任何的辛勞與付出也是值得的。

  梁啟超曾把中國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中國之中國”、“亞洲之中國”和“世界之中國”。套用梁氏劃分,當下的中國已到了第三個階段,但中國社會恐怕還沒有完全做好能力籌備、思想儲備與心理準備。G20峰會肯定解決不了目前所有全球難題,但舉辦一場如此大規模、高影響力的全球峰會,對中國社會的磨煉與提升是相當有必要的。為此,一些坊間輿論不妨更超脫、更長遠地看待這次難得的G20峰會。▲(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所在機構是2016年G20智庫會議(T20)共同&&智庫,新著有《2016:G20與中國》等。)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