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專家談】G20時刻:中國扮演全球經濟十字路口的“動力源”

國內 來源:中青在線 2016年08月30日 17:4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作者: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 胡敏

   8月22日,中國央行副行長張濤接替朱明正式就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一職,成為IMF四位執行副總裁之一。各方評論認為,中國官員近年來在多個國際組織中擔任要職,既體現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大國影響力,也有利於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承擔國際責任,提高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9月初即將在中國杭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更是將中國的這種國際影響力和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話語權提高到了一個新水平。國際社會評論説,這是中國的“G20時刻”。

   在今年世界經濟復蘇繼續乏力、貿易投資增長動力不足,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經濟下行壓力揮之不去的關鍵時刻,G20峰會在中國舉辦,既承載著國際社會促進世界經濟增長、推動國際廣泛合作、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的共同期盼,也凝聚著國際社會願意傾聽快速發展的中國給“增長困境中的世界”帶來“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並積極發揮中國作為全球經濟“穩定器”的共同期待。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八年,世界經濟經歷了二戰之後又一次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深度調整,其複雜程度、艱難程度、不確定因素從現在看來比各方面預期要大得多、多得多。儘管這些年,二十國集團成員相互磨合、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在推動世界經濟恢復增長、加強國際經濟治理秩序建設、應對能源結構調整、氣候變化、反腐等領域進行了廣泛合作,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在如何促進世界經濟走向復蘇通道、重構國際貿易規則與金融秩序、找到新技術革命蓄勢待發之際新的現實性增長引擎,以及解決好全球財富分配和資源利用愈加失衡的形勢下引發的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單邊主義、恐怖主義乃至網絡霸權主義等方面,還面臨著一系列新的挑戰和風險。從一定意義上説,世界經濟目前正站在選擇的“十字路口”,是深度全球化還是去全球化,是合作共贏還是相互傾軋,是維護舊有秩序還是重建規則,需要各國尤其是目前佔據世界經濟主導力量的各大經濟體,儘快拿出合作解決的方案,這也是G20國家必須負起的國際責任。在和平發展和合作共贏已成為經濟全球化最大公共産品的現實條件下,任何國家或經濟體只考慮單方利益,人為設置任何形式、任何形態的壁壘和“疆域”,不僅難以獲利,到頭來只會一損俱損。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過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升人民福祉為宗旨、以推動世界和平公正安全發展為責任,深刻融入全球化進程,如今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和主要對外投資大國,在國際社會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在有條件有能力為世界和平進步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的時候,中國不僅將本國的前途命運與世界前途命運前所未有地緊密聯絡在一起,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本著責任、權利和能力一致的原則,開始在國際事務中承擔起更多的國際責任,並自覺履行大國義務。這符合中國實現持續穩定發展的長遠利益,也體現一個大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貢獻的歷史擔當。在當前全球多邊貿易體制舉步維艱,區域和雙邊自由貿易體制方興未艾,國際經濟治理體系不適應全球經濟格局變化,各種全球性問題日益突出,全球發展環境依然十分嚴峻的形勢下,世界各國也要求中國以建設者和領導者的姿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承擔國際責任,實現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

   在當前全球經濟走弱的背景下,中國經濟雖然也面臨下行壓力,但總體態勢企穩向好。據統計,現在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每1個百分點的增量,相當於5年前1.5個百分點、10年前2.5個百分點的增量。世界銀行此前分析今後三年主要經濟體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其中美國經濟2018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為15.7%,而中國經濟的貢獻率將達到26.4%。中國經濟增速雖然放緩,但保持了難得的穩定性,而且目前中國經濟增速依然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由於中國經濟總量超過以往,當前中國對世界經濟貢獻率也遠遠超過兩位數增速時期。

   當前,中國正在實施“十三五規劃”,這一規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刻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以發展新經濟打造經濟新引擎,以問題導向的改革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按照規劃,中國目前已經形成一整套應對經濟週期調整、結構性改革和解決自身發展問題的成熟思路和解決方案。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倡導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已贏得了越來越多沿線國家的積極參與和擁護。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與20多個國家簽署了産能合作協議,中國企業累計投資超過140億美元,為當地創造6萬個就業崗位。這不僅將帶動亞洲和歐洲的經濟聯動性增長,還有望將拉美和非洲聯絡起來,形成一個新的國際合作良性循環,中國正成為拉動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

   在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高地、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深化區域和雙邊自由貿易體制建設、提高新興市場國家在國際經濟治理中的發言權和代表性、主動加強國際宏觀政策協調、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等方面,中國也都獲得了國際組織的廣泛支持。

   毫無疑問,中國理念、中國實踐、中國方案正在讓世界繼續分享中國紅利,中國的創新發展正有助於形成世界經濟的“穩定器”、“動力源”、“拓荒者”和“貢獻者”。

   G20杭州峰會,是以“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為主題,這一主題既與中國五大發展理念相契合,也正是聚焦世界經濟中最突出的矛盾和難題。可以預想,在這個時候,世界各主要經濟體領導人必將在經濟政策研討中凝聚共識、提振信心、改善預期。在這個G20時刻,中國實踐、中國理念、中國方案、中國表達也會變得更加有價值,為世界所共享。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