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G20攜手聯動,為世界經濟增添新動能

特約評論員丁一凡

    9月4至5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將在杭州舉行。國際輿論對中國舉辦這次G20峰會寄予了巨大希望,希望它能帶領世界經濟走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長期停滯”。

  G20是伴隨著21世紀而誕生的,雖然開始只是G20財長及央行行長之間協商宏觀經濟政策的場所,但隨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G20領導人決定把這一機制做成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間協調宏觀經濟政策及推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場所。理論上講,G20涵蓋世界五大洲,人口占了全球人口的2/3,成員國的經濟總量加起來等於世界經濟的85%,佔全球貿易額的80%。若G20之間能協調一致,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G20首次峰會2008年在華盛頓召開。隨後,2009年和2010年,G20的領導人每年都相聚兩次,直到2011年危機穩下來後,G20的領導人峰會才回歸每年一次的頻率。今年在杭州召開的是第11次G20的領導人峰會。

  G20在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起到了穩定世界經濟的積極作用。2008年的危機爆發後,許多分析認為,這次危機的強度堪比20世紀30年代的大危機。而在那次危機中,正是因為沒有協調各國政策的機制,大家都實行“以鄰為壑”的政策,結果危機一發而不可收拾,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徹底走出低谷。應該説,若沒有G20的努力,若G20各國不執行一攬子刺激計劃,世界經濟不會很快就穩定住,不會出現各國協調宏觀經濟政策以防經濟大幅衰退的情況。

  在後來舉行的幾次G20峰會上,G20領導人還就金融和經濟改革行動計劃達成協定,承諾要一致努力提高金融市場透明度和完善問責制,加強對金融市場的監管,促進金融市場完整性,強化國際合作並改革國際金融機構。隨後,提高新興經濟體在國際金融機構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中所佔的比例和投票權是在G20會議上決定的,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的問題也首先是在G20的框架內提出的。

  然而,最近一些年來,G20在分化。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週期不一樣,經濟發展的階段不一樣,在全球經濟增長中利益分化,宏觀經濟政策協調越來越困難。發達國家經濟遇到的困難是金融機構不斷陷入危機,但整體經濟又面臨通貨緊縮,它們傾向於使用極其寬鬆的貨幣政策。新興經濟體國家遇到的困難則完全不同。當金融危機使發達國家陷入經濟衰退時,新興經濟體的增長仍很強勁。這些新興經濟體吸引了發達國家央行釋放出來的大量流動性,加上國際市場上資源價格高企,許多新興經濟體又是資源出口國,它們的經濟增長雖然加快,但通貨膨脹壓力也跟著上升。新興經濟體的領導人在G20峰會上幾次表示,G20應該加強貨幣政策協調,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應該更加注意它們的“溢出效應”。由於利益的分化,宏觀經濟政策的需求差異加大,G20的作用與前景都在受到質疑。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如何做才能重新煥發G20的活力受到國際輿論廣泛的注意。

  儘管有許多爭議,中國仍在爭取使G20仍能成為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的機制。為今年9月份舉行的G20峰會,中國已經舉辦了幾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積極磋商,協調政策,為這次峰會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G20承認,未來各國將綜合使用貨幣、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措施,依靠“多輪驅動”來促使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

  各國貨幣政策將繼續致力於促進經濟增長和保持價格穩定;將靈活實施財政政策,並確保債務率保持在可持續的水平,盡可能採取增長友好型的稅收政策,公共支出優先用於支持高質量的投資;重申發揮宏觀經濟政策和結構性改革相輔相成的作用,為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提供支持。

  在中國的積極主導下,G20決定為結構性改革建立新的指標體系。G20代表都承認,深化結構性改革是有效應對全球經濟中長期挑戰的根本手段,核心是矯正各種扭曲,改善資源配置。近年來,G20推出了約800項結構性改革政策。各成員國承諾,要優先推進實施調整後的國別增長戰略,以便到2018年實現産出額外增加2%的目標。為此,將進一步推動結構性改革議程,包括制定改革的重點領域和指導原則,以及建立一套指標體系以更好地評估和監測各成員結構性改革進展及其是否足以應對結構性挑戰。

  G20將啟動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而這個選項明顯即跟中國這些年的自身發展有關,也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對外基礎設施投資倡議有關。G20承認,基礎設施投資是推動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有助於提升潛在增長率,促進中長期經濟增長。各方重申將啟動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增強基礎設施計劃之間的合作與協調。

  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增長乏力。針對這一特定情況,秋季的G20杭州峰會制定的主題是“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設定了“創新增長方式”“更高效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包容和聯動式發展”等四項重點議題,目的就是要回應各國的發展需求,既要穩定短期的增長,又要為長期增長奠定基礎。在四項重點議題中,創新增長方式,重在推進改革創新,開發新機遇,提升世界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重在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以提高世界經濟抗風險能力;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重在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激發世界經濟增長活力;推動包容、聯動式發展,重在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增強世界經濟的發展動力。

  可以預計,杭州G20峰會的決定若能得到認真落實,必將對世界經濟的復蘇起到決定性作用。(作者丁一凡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網友立場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