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民營經濟在新時代邁開大步

特約評論員葉日者

  民營經濟是最近輿論的關注焦點。近日,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共同推薦宣傳的“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對社會公佈,包括柳傳志、馬雲、任正非等在內的一大批敢為天下先、積極創業創新,推動技術創新,專注品質、追求卓越,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的優秀企業家入圍,這是改革開放40年對於幾代民營企業家風采的集中梳理和展示,有利於進一步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

  這些企業家是激蕩的改革史的書寫者。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也是中國民營經濟的成長史。民營企業從立業到創業再到興業,從“無”到“有”再到“強”,一路坎坷一路探索一路高歌,無數弄潮兒實現了自己的價值與追求。人們常用“五六七八九”形容民營經濟的重要作用: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新增就業和企業數量。這是了不起的成就。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給“萬企幫萬村”行動中受表彰的民營企業家回信所言,民營經濟的歷史貢獻不可磨滅,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

  一時的坎坷不會影響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這一事實和趨勢。當下,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外部環境經歷風雨,加上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轉方式調結構的緊要關口,民營企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有些企業困難比較大也可以理解。但如果以積極的心態看,有風有雨是常態。“三期疊加”階段,一些企業面臨一些困難,這恰是企業家大有作為的階段。市場競爭從來都不是請客吃飯,“突圍”從來都是民企的基因。而從另一個角度説,若將各地國資對民企的扶危救困行為,視為“國進民退”“民營企業應逐漸離場”, 既是片面的也是錯誤的。事實上,這種混淆民眾視聽、干擾社會秩序的論調,已經受到了主流輿論的強烈批判。

  國家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是明確的、一貫的,而且是不斷深化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非公有制經濟工作,先後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進入新時代,黨中央反復強調“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擺上重要戰略位置。無論時代場景怎麼變化,黨中央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心不會變,廣大民營企業家應該有信心、有定力。更重要的是,從歷史進程往前看,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十分光明,這對民營經濟是大好的機遇期。

  對未來抱有充足的信心,不等於不解決眼下的問題。眼下,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要增強微觀主體的活力、韌性、創新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促進國民經濟良性循環。應該看到,近年來,民營經濟發展面臨市場需求不旺,成本上升較快、融資難融資貴、稅費負擔較重,以及其他制度性交易成本較高等問題。掃除這些“絆腳石”“攔路虎”,離不開實打實的措施。黨和政府要致力於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進清費減負工作力度,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細、落實,讓企業輕裝上陣、放手發展;也要打造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讓民營企業真正增強獲得感;還要進一步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給企業家以禮遇、尊重和榮耀,進一步完善産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産權,給企業家以“定心丸”。當這些力量形成合力,才能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風雨40年,民營企業的每一步發展都充滿了不易,正是因為這些數量眾多又敢為天下先的民營企業,中國經濟成長的基石才更大更穩。當此之時,我們需要給予民營企業更多制度上的呵護、澆灌,讓他們在新時代邁開大步。同時,廣大民營企業家也要堅定發展信心,心無旁騖創新創造,踏踏實實辦好企業,合力開創民營經濟更加美好的明天。(特約評論員 葉日者)

網友立場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