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拓寬監督渠道,網絡反腐發力

    從陜西“表哥”、番禺“房叔”到剛剛落馬的重慶“雷冠希”,“網絡反腐”正在從劍走偏鋒的新鮮事物變成民眾監督政府官員的“常規武器”。最近,一項萬餘名網友參與的調查顯示,66.6%的受訪者坦言很關注當前的反腐工作,76.6%的受訪者期待未來十年國家的反腐敗力度進一步加強。77.8%的受訪者明確表示,期待十八大後有關方面能提供更多便於老百姓參與反腐敗的渠道。[詳細]

眾説紛紜

單位員工

反腐力度只能更強

一方面,十八大報告中的表態已經夠明確了,説明國家領導層已經下了決心大力反腐;另一方面,在絕大多數人心中,需要繼續大力反腐已經成為一個共識。上有領導層的決心,下有老百姓的共識,未來十年,我們的反腐力度只能加強。

網絡舉報形成強大的網絡輿情

更容易暢所欲言,不必害怕打擊報復,沒有顧慮,這是網絡舉報的優勢。網絡舉報容易引發網民的討論,形成強大的網絡輿情,給紀檢部門以衝擊力,不管最後調查網絡舉報內容是否屬實,都會給公眾一個答覆。

副教授
網友

網絡反腐越來越顯示出其潛在的力量,當然這也和官方重視這一渠道有關。近段時間各地官方對網絡反應的問題的重視,似乎體現了一種新氣象。希望這樣的氣象能更深入、徹底、真實,而不僅僅是一種應急公關的手段。鼓勵民間、網絡的反腐,就是一種依靠群眾力量反腐的好渠道、好辦法。

網絡正成為反腐監督中崛起的新力量

要取得反腐敗的成功,就需要有一個對腐敗零容忍的社會環境。我們應該積極查處老百姓身邊的各種違法違紀行為,勿以惡小而不查,讓老百姓明白,不論大貪小貪,都必然會受到黨紀國法的追究。應創造更多讓老百姓參與反腐敗工作的機制,讓他們成為反腐敗的主體,充分調動他們的反腐決心與積極性。

研究員
律師

網絡反腐要保護第三人的隱私權

由於社交網站的飛速發展,社會已經進入“自媒體”時代。有些網民通過社交網站發佈自己掌握的一些線索,揭露腐敗現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網民在利用網絡反腐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保護第三人的隱私權。

好的開始!任重道遠!

網絡只是工具與信息渠道,完善嚴格的監督體系和法律紅線才是反腐的最有效利器。好的開始也意味著繼續推進反腐任務的艱巨,路還長,任重而道遠!

網友

深度看點

網絡反腐的特點:快、細、全

網絡反腐有其鮮明的特點:一個是快,雷政富從視頻曝光到被免職只有短短63個小時,網友驚呼“沒有最快、只有更快”。二是細,網絡人肉搜索無處不在,網絡的世界裏官員們的隱私無處躲藏,成了“魚缸裏的魚兒”,結果才有楊達才從“微笑哥”到“大表哥”、到“十一阿哥”、再到“阿瑪尼哥”的華麗轉身。三是全,可以進行“全程全面密集”監督,從案發到處理結果全程監督;從涉案人員到親戚朋友全搜索,不放過一個可疑的線索。

——張曉峰

反腐,要速度更要力度

這些被舉報的官員所碰到的,絕不僅是互聯網反腐的“民間技術”提升,而是他們撞到了反腐倡廉建設的新節點。節奏加快的政府反應、充滿憂患意識的治黨言辭、不懼風險的制度創新,這些都意味著中國反腐事業的新思考新探索,它一頭連著國家的未來,一頭擔著執政黨的使命。人們對“63小時”寄託著更多的期許,願從這個歷史的小細節起步,反腐倡廉建設更加發力,更有成效。

——郝洪 記者

反腐是執政黨的政治擔當

建設廉潔政治是執政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建設廉潔政治,使我們反腐倡廉建設有了更加明確的戰略目標,有利於我們從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推進反腐倡廉工作。這既是衡量反腐敗工作進展的重要標尺,也是執政黨對人民的莊嚴政治承諾。只有以建設廉潔政治的目標來衡量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才能充分體現一個負責任的執政黨應有的政治擔當。

——肖雲祥 記者

專家解讀

任建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網絡舉報推動反腐機制的改革

紀委官方有自己的舉報系統,除了信訪、接待來信來訪的傳統方式外,還開通了舉報網站。但紀委的舉報網站相對於微博、論壇、貼吧等網絡來説,還是略顯封閉。近官方對網絡舉報越來越重視了,回應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傳統方式是一種封閉式的系統,而網絡舉報是開放透明的。在封閉的系統中,輿論關注度少,執行反饋等制度就會有缺陷。如今非傳統的網絡舉報會推動我們反腐機制的改革。

龐胡瑞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分析師

面對爆料信息,網民要不失理性

網民在面對此類問題時往往受群體效應影響一邊倒支持反腐,支持弱者,漸漸失去了現實中對問題的獨立觀察能力。網民面對網絡惡搞、面對信息的過度炒作,應該保持一顆理性而火熱的心。理性的表現往往是少轉載一次謠言,多發問一次常識,多參考一些他人的意見,這都有助於個人對理性的把握;火熱的心則更多地表現為對網絡事件的追蹤問底和不斷質疑,推動網絡事件能完整展現全貌。

王建芹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

制度化反腐的機遇和挑戰

陽光是最好的反腐防腐劑,制度建設的本質亦然。只有信息的足夠充分才能有效避免公眾輿論中的非理性現象,才能使被監督者的自我廉政意識建立在“公開”而不是“自覺”的基礎上。因此在制度建設、制度規範中充分滿足公眾知情權的要求,制度化反腐才能更好地引領網絡反腐逐步走向規範,同時輿論中理性力量才可能逐漸淘汰非理性現象,這也正是我們未來制度完善過程中最需要重視的。

調查話題:自媒體時代,如何更好發揮網絡的監督作用? 調查人數: 24536

對各種網絡爆料和舉報,你相信嗎?

  • 比較相信,網絡已成為重要的監督曝光渠道
  • 不太相信,網上有很多造謠、詆毀類的信息
  • 分情況,對實名身份、認證微博發佈的相信

你如何看待網絡參與在反腐中的作用?

  • 日益發揮主流作用,廣泛參與是進步的表現
  • 進行輔助和配合,否則會使相關部門陷入被動
  • 説不清,無論怎樣,只要能發揮積極作用就好

如何使網絡監督更加行之有效?

  • 形成有效的言論整合、過濾平臺
  • 提高網絡爆料、舉報的可靠性
  • 相關部門主動介入,及時對接
  • 對網絡監督進行細化和制度化
  • 其他

往期回顧

留言板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