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從幼兒園到小學,女老師、女班主任、女校長……近日,深圳一網友發帖稱,兒子剛上小學一年級,看課程表有11名教師,有9個是女教師,只有2個是男的,連體育教師都是女的,他擔心孩子這樣下去變成“娘娘腔”。而在今年早前發佈的教師藍皮書《中國中小學教師發展報告(2012)》中就指出,目前我國教師性別結構呈現“女性化”現象,不利於男生發展。[詳細]
如果不切實際地單單為了提高男教師比例而提高,甚至通過降低門檻鼓勵男教師從教,會不會對女性就業造成不公?會不會造成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下降?
我們的教學內容和評價標準與男生所擅長的東西是對立的,這是“男孩危機”最根本的原因。男孩的反叛意識較強,而現在的學校大多忽視學生興趣,強迫學生循規蹈矩,這會讓大多數男生産生反感,並討厭上學。“男孩危機”再一次顯示了改革教育模式的迫在眉睫,敲響了教育改革的警鐘。
女教師過多,男孩會變“娘娘腔”?
男生只是在“應試教育”階段處於暫時弱勢,而在升學、就業進入社會時仍具有很強的優勢,不必對所謂“男孩危機”過分焦慮。學校、家庭和社會環境,是全面解讀所謂“男孩危機”的重要參照因素。現代社會家庭結構的改變,對男孩的教育也和以往不同,使男孩的成熟期延長。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大多數人都比較喜歡聽話的孩子,僅僅是增加男老師的數量,並不必然會使“叛逆”的學生被老師接納,也不必然會使“叛逆”男孩“陽剛”的一面得到充分發展。説到底,這是一個教育方法的問題,而不是教師自身的性別問題。
“陽剛教育”並不是男性教師的教育,也不是體現在男性高大威猛的外形上,而是一種內在的氣質,它是可以通過訓練、教育形成的。比如無論是課本還是電影、廣告,都大力宣傳各種英雄偶像,讓男孩們爭做硬漢。
男孩教育危機自然會對未來的就業市場和勞動力結構平衡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一是男孩就業市場受到女孩的衝擊。二是男孩中性化或女性化限制其在某些行業發揮更大或更好的作用。三是更多的男孩進入傳統上應該是女孩發揮優勢的工作領域就會造成勞動力結構失衡。
男生和女生是青少年的兩極,本是互補互利的,而現代教育對“靜”的偏心,或者説對“動”的忽略,傷到了男孩,部分地造成這樣的危機。從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層面看,父愛教育和男子漢教育相對缺失。將會給男孩“帶來災難性的打擊”。
要想增加男教師的比例,就應該把好人頭關,師範類院校在招生時有意對學生性別合理化,招考時能否向男性傾斜,適當提高男性招考計劃,這不存在性別歧視,因為畢竟這關係到下一代教育重中之重,是對下一代教育發展考慮。
特別是幼兒園和小學是男女學生性格和意識的塑造階段,男教師區別於女教師的細心和溫柔,將男性特質在潛移默化中作用和影響學生,男孩會更有男孩的樣子,女孩也能對男性有更好的認識。 [詳細]
孩子的成長不僅局限與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作用也同樣重要,甚至家庭中的父親或者男性長輩對男孩性格的塑造作用更大。在男孩整個成長階段中,不能缺少正確的男性榜樣。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