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回放:《平安行·2013》全國交通安全宣傳日特別節目
活動介紹

12月2日是我國第二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聯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共同發起大型宣傳活動《平安行• 2013》。

    《平安行• 2013》將拋出機動車違章、大貨車超載超速、非機動車以及道路參與者的交通陋習等百姓關心的重磅難題,交通部、公安部、教育部、中央文明辦、安監總局等部門的主管領導,將直面問題,現場答疑。問題求真、答案求實,尖銳碰撞與權威發佈,成為節目的一大亮點。節目現場,5位不同崗位的一線民警、交通指揮第一線的母女、為村民解決交通難題的“嘮叨哥”、10年零事故的危險品運輸企業等普通交通參與者的故事,構成節目的主色調,展示真善美,傳遞“摒棄交通陋習,安全文明出行”的正能量。

    《平安行• 2013》于12月2日晚8點07分在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播出、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10點37分重播。

他們:為交通安全代言
他們:交通警察的傑出代表
他們:權威發佈
  • 王大勝
    交通部道路運輸司副司長
  • 趙瑞華
    安監總局監管二司副司長
  • 鐘聲
    中央文明辦秘書局副司長
  • 杜柯偉
    教育部基礎一司副司長
  • 許甘露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
《平安行·2013》公益宣傳片
主持人
  • 王筱磊
  • 元元
  • 路一鳴
  • 高潮東
  • 張越
外景交警主持人
  • 宮磊
  • 熊崇君
  • 王浩
  • 闞雪飛
  • 譚喬
網言網語:告別"中國式過馬路"

人民日報:“中國式過馬路”折射出庸俗後果論

有人説,是不是可以加大對行人闖紅燈的處罰呢?單從後果角度著手,行人闖個紅燈,能罰到什麼程度?再者説,處罰就得設執行者,生活的每個角落都得管起來,那需要多高的社會成本?建立是非觀、規則意識,才是與現代文明接榫的正路啊。

人民日報:我們為什麼“組團過馬路”?

“一個人過,司機不停;一夥人過,司機才停”,“綠燈亮起,除了要急速奔跑,還需要和右轉車輛做鬥爭”、“綠燈時間那麼短,難道靠飛嗎”……闖燈固然不對,但網友的吐槽説明,告別“中國式過馬路”,腳下文明之外,交通燈的人性化設置、機動車對行人的尊重也不可少啊!

司馬迂:“中國式過馬路”不能單拿素質説事

城市汽車數量越來越多,結果就是非機動車與行人的路權日益遭到排擠,那麼“中國式過馬路”恐怕某種程度上與“路權不平等”也難脫干系。“中國式過馬路”與數不清的“中國式國情”之間,那真正是“剪不斷,理還亂”。

新週刊:國人為什麼這麼著急?

中國人為什麼喪失了慢的能力?資源緊缺引發爭奪,分配不平衡帶來傾軋,速度帶來煩躁,便利加重煩躁,時代的心態就是再也不願意等。“沒有時間感的中國人變成了最著急最不耐煩的地球人,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遵守交通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最新修正案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于2011年4月22日通過,現予公佈,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詳細]

“罰要依法”:老標題為何不過時?!

想想15年前“罰要依法”在那個節目播出了之後,我們都希望那期節目是我們能拍攝到的最後一次“罰要依法”的反面典型,雖然15年之後我們還是要面對這樣的事情,不過回到15年前那期節目當中,我們再感受一下。[詳細]

珍愛生命 遠離酒駕

多國嚴懲酒駕不手軟

酒後駕駛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全球每年關於酒駕引發的交通事故統計數據足以證明。為限制駕駛者酒駕傷人又害己,各國政府制定了嚴厲的法律法規。[詳細]

慘劇山東官員酒駕致2孕婦胎死腹中 官方稱無人死亡

山東菏澤鄄城縣人事局一領導酒後駕駛連撞11人,其中一人骨折。事發後,交警與政法部門一直堅稱事故沒有造成人員死亡,網友對此懷疑,直至16日有媒體確切報道此次事故造成兩名孕婦失去胎兒。[詳細]

意識杜絕酒駕須從珍愛生命開始

對酒駕及醉酒駕車行為的控制和治理,單靠法律制約還很不夠,還要靠所有駕車人從珍愛生命的角度予以重視。事實表明,隱藏在種種以身試法背後的,是某些人對生命缺乏敬畏與對他人生命的不尊重;在管理層面,有關法律對此類行為的處罰不力,也一度是這些馬路殺手得以招搖的原因之一。 [詳細]

溫馨提示前晚喝過酒第二天開車仍會酒駕 24小時內別開車

前一晚如果喝酒的話,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第二天如果仍覺得頭昏腦脹,千萬別開車,最好休息,民警建議,酒後24小時內最好別開車。 [詳細]

文明行車 路路暢通

汽車文明不僅僅是技術性要求

很多時候,“堵”不僅僅是因為路的“硬體”問題,更多還有人的“軟體”問題。堵車的時候,司機們不懂謙讓,見縫插針,結果是越擠越堵。[詳細]

建議輕微交通事故:請勿在路中間“談判”

車主朋友們注意了!在馬路上發生輕微碰撞事故,請牢記“快撤”的原則,在拍照留證據、確定雙方職責的基礎上,速到最近的快速處理服務點,辦理理賠手續。公安交警部門和保險業共同呼籲廣大駕駛員樹立現代交通文明意識和安全意識,儘快轉變發生輕微交通事故後不立即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而佔道爭論的觀念,依法履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的法定義務。[詳細]

關注各行其道何其難

人走人的道,車走車的道,各行其道,是維持城市交通秩序最基本的原則,也是常識。但是,真正到了路上,行人、非機動車和機動車互相搶道的現象卻很常見。搶來搶去,什麼結果呢? [詳細]

假日出行高速路上別添堵

節假日因為車多,高速路的速度慢了一些,可頻發的交通事故帶來的結果卻是道路的嚴重堵塞,甚至癱瘓,交通事故絕大多數都是人們不良或違法的駕駛行為造成的。人人遵守交通秩序,營造文明的出行環境,才能順利返程,安全到家。 [詳細]

交通安全 需要各方一起努力

首設“全國交通安全日”的深意

國務院正式批准將每年的12月2日確定為“全國交通安全日”。“122”——這個在近十幾年承擔著道路交通事故報警職責的特殊數字,將再被賦予一個全新的意義。[詳細]

維護維護"兩個輪子"的路權

在不少城市,自行車道往往被機動車擠壓成了“一線天”,甚至被無故取消,變成汽車停車位,騎車人既要面臨與汽車洪流“貼身肉搏”、“馬路殺手”頻出等安全風險,也難以擺脫停車設施不足帶來的丟車之憂。機動車的“步步緊逼”,正讓自行車一族陷入“無路可走”的窘迫境地。[詳細]

舉措長江大道擬建全程公交專用道

長江大道的輔道至少寬7米,除保留一股車道供社會車輛通行外,其餘部分將全程設置公交專用道和公交車站。其中,可供公交車雙排停靠的“深港灣”式公交車站將首次出現。這是借鑒港口停靠船舶的模式,將公交站臺以內弧形向人行道內凹,使公交車在進站停靠時,不影響原路上其他車輛的直行,從而減少公交車進出站對社會交通的影響。 [詳細]

提倡行人司機都要守法

無論是“醉駕入刑”,還是針對“馬路殺手”而調整申領駕照的規定,或者對城市道路的進一步科學規劃,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顯然,要把紙面上的法律變成生活中的法治,還離不開百姓的參與,離不開百姓的自覺。 [詳細]

登錄註冊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