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十三五”的十三個第一

新聞頻道 中國幹部學習網 2015年10月28日 21:4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在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戰略指引下,中國經濟航船已經穩穩行駛在世界第二的位置。新形勢、新角色,中國已經整體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新理論、新實踐,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結構的變革者;新理念、新思想,中國已經成為人類共同發展的推動者;新戰略、新措施,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新引擎。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在關鍵時期的關鍵點上,中國迎來了第十三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雖然規劃還沒有發佈,但是,“學習中國”小編判斷“十三五”規劃至少有十三個第一。

圖為: 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在長春召開部分省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

聽取對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

和建議併發表重要講話。

一、新一屆領導集體制定的第一個五年規劃

  作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行程表”,五年計劃在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十三五”規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制定的第一個五年規劃。這個規劃又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點上,所以,習近平等中央領導同志十分重視規劃的編制工作。據媒體報道,“十三五”規劃和以往不同,中央主要領導同志提高了規劃的期望和要求,前期工作不僅採用了國家發改委宏觀研究院、中國社科院等傳統“智囊團”,還首次邀請來自業界和民間的智囊加入,甚至聽取了亞開行、經合組織等“外腦”的意見。

  2014年4月,中央就啟動了“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工作,大約有52名專家參與計劃的編制工作,為了保持政策的延續性,此次入選的專家,超過半數都是“十二五”規劃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央層面成立了三個專門工作小組,國家發改委前期&&成立規劃綱要編制工作領導小組和起草小組,中財辦&&成立規劃建議起草小組。編制規劃有兩個重要時間節點,即2015年10月份提交十八屆五中全會討論、2016年全國兩會提請審議,前後歷時約兩年時間。

  據參加過計劃編制的專家介紹,編制計劃在內容上也有兩個重要節點,分別是制定黨中央關於規劃的建議和制定規劃的基本思路。兩者分別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國家發改委&&,最終會同合力,以《綱要》形式來囊括中央指導意見和各界建言,以提升規劃的可預見性和可執行力。

  習近平等中央主要領導人在公開發表的講話中,數次提及“十三五”規劃編制。2015年3月份,習近平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團組討論時説:“我正在集中思考‘十三五’規劃。這是實現全面小康的規劃,是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規劃。”

  3月16日,習近平會見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時,主動提及“十三五”規劃,“相信在新的規劃中我們會找到中歐合作的契合點和新機遇。”今年第二季度以來,習近平與超過18個省份黨政負責人的座談中都將“十三五”規劃的編製作為主要議題之一。5月27日,對浙江考察時,習近平召集華東七省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就“系統謀劃‘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召開座談會。6月18日,在貴州召集西南7省區負責人談“謀劃好‘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7月17日,在長春考察時,習近平又召開東北4省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聽取對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在多個場合強調以改革創新精神編制好“十三五”規劃。去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就編制“十三五”規劃曾專門召開過會議。

二、完成第一個一百年目標的五年規劃

  “十三五”規劃是實現十八大提出的“兩個百年”目標中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最後一個五年規劃,即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了全民小康,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整整奮鬥了10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從“建設”到“建成”一字之差,內涵卻大不一樣。

  首先是覆蓋的人群要全面。要覆蓋13多億中國人,這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內涵。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全面小康是要惠及13億人民的全面小康,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讓一個人掉隊的全面小康,是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全面小康。”

  其次是覆蓋的領域要全面。全面小康應覆蓋所有領域,黨的十八大提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提出要讓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可見中國的全面小康不僅是“經濟小康”,還必須是“政治小康”、“文化小康”、“社會小康”、“生態小康”。

  再次是發展要全面。全面小康社會的發展要全面,一方面,中國現在發展進入新時期、新形態。從世界範圍來看,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持續保持三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長期,中國已經連續三十年的高速增長。中國經濟正孕育著革命性的轉變,也就是説中國的經濟發展要真正走上追求質量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所以,要瞄準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做到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同步發展。另一方面,人的發展也要全面。關注人的素質的全面提升,是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就提出了社會發展的最終結果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馬克思把人的全面發展視作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注重人的發展,體現的正是馬克思主義的理想追求,體現的也正是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必然要求。

  為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習近平主席開創性地制定出精準扶貧戰略並把扶貧減貧工作作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他就任總書記三年來,去的最多的就是貧困地區,每到一處總是支持、扶持貧困地區發展,鼓勵貧困地區人民奮發奔小康。如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同志到雲南調研,專門把獨龍族的群眾請到賓館接見並對他們説:“我來見大家,就是鼓勵你們再接再厲,也是給全國各族人民看:中國共産黨關心各民族的發展建設,全國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奮鬥,共同奔向全面小康。”他多次對貧困地區的領導幹部説:“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編輯:程祥 責任編輯:王敬東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