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談依法行政,當全面深化改革有了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人民群眾也將收穫更多實實在在的福祉。“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法律得到有效實施和執行,對於施政治國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央視六集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近日熱播,全面總結展示全面依法治國的歷史性變革和輝煌成就。習近平總書記談冤假錯案的同期聲視頻,也在這部政論專題片中首度披露!
六集大型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在我臺播出後引發持續熱議,廣大觀眾暢談法治建設和身邊的變化。
法治,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艱辛探索;法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法治建設,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國家治理的深刻變革。全民守法,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要&&依法辦事,&&遵守法律,始終對憲法法律懷有敬畏之心,牢固確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全民守法,需要有遇事找法、辦事循法的制度安排。全民守法,百姓還需要便捷的法律服務路徑。全民守法,還要靠激發全體人民的法治熱情。
司法為民是中國共産黨建設法治中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解決立案難,降低了當事人的訴訟門檻;繁簡分流,提升了司法公正的效率;破解執行難,讓法律不再無奈。讓每一位公民都享受到平等的訴訟權利。以司法公開促司法公正,堅持體制機制改革與科技應用深度融合,創造司法公正和司法為民的“中國經驗”。
中國共産黨人在長期的奮鬥歷程中,始終致力於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司法不公對社會公正具有致命破壞作用。
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有權必有責,違法必追責。政府,既是人民的公僕,也要成為守法的榜樣。忠誠于憲法,忠實於人民,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把實現人民對未來生活的期盼作為神聖使命,對法律敬畏、對人民敬重,用法治精神建設法治政府,造福全體人民,建設強盛國家。
黨的十八大之後,立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法律法規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明顯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立法的過程中得以彰顯,“關門立法”向著“開門立法”的方向轉變,一系列制度的出臺保障了立法的質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邁上新臺階。本集主要圍繞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主題展開,圍繞立法與改革決策相銜接,與憲法精神相一致,與人民意願相呼應等內容,突出立法的引領作用、推動作用,以及對於法治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系統總結五年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方面的成就。
一個現代化國家必須是一個法治國家,國家要走向現代化,必須走向法治化。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以震撼世界的姿態大踏步行進民族復興的步伐。時至今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我們比近代以來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幾代人夢寐以求的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路該怎麼走?如何跳出“歷史週期率”、實現長期執政?如何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這三道重大考題給出了堅定而明晰的答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時代大潮中,法治中國的宏偉藍圖已經磅薄展開。
六集大型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在我臺持續播出,引發熱議。 鄭恩其夫婦一年前從美國學成歸國,回到家鄉浙江創業,這兩天觀看了《法治中國》後夫妻倆頗有感觸。
連日來,法治一詞成為網絡搜索熱詞。專題片《法治中國》從18日節目開播以來,“央視新聞”新媒體各平臺累計閱讀量超3100萬次,微視頻播放量超1922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