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王東進:摘取醫學皇冠上的“明珠”丨2019最美醫生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8月21日 17:5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王東進,是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主任,在蘇皖地區倡導主動脈夾層患者的“6小時生命圈”,成功挽救了大量凶險的主動脈夾層患者的生命。

  他還是“王氏切口”的發明者,他讓心臟手術術後的恢復和美觀不再是患者的負擔。

強大“親友團”支撐信念

  從醫幾十年,王東進遇到的緊急情況、疑難病例和創新挑戰不勝枚舉。是什麼支撐著他在難度大、要求高的心血管領域攀上高峰?王東進説,他有一支強大的“親友團”。

  這個“親友團”的成員,就是他最牽掛的病人。上到90歲老人,下至剛出生的嬰兒,甚至還有懷有六個月身孕的媽媽,他都憑藉精湛醫術,一次次化險為夷。他們把王東進當做救命恩人,而他卻覺得自己只是在盡醫者本職。

  目前,科室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是重症病人,王東進坦言,雖然治療疑難或重症患者,會有不小的心理壓力,但他始終認為,醫者要秉承“救死扶傷”的本職,凡事盡力而為無愧於心,做到最好,就是對患者和家屬最大的幫助。

  也正是這樣的信念和舉動,讓他贏得了病人的理解和青睞。

“王氏切口”成為名片

  上世紀90年代,他在國際上第一次提出了右腋下小切口手術治療心臟病。

  常規心臟手術,需從胸口正中切開30公分的手術刀口,患者有時會因此大傷元氣,但王東進發明的方法,卻只需在腋下開一個6-8公分小口子,用腔鏡進入實施手術。

  “現代的心臟手術向我們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保證成功率,還要站在患者角度,考慮術後的創傷、恢復和美觀等問題。記得曾經就有患者因為害怕傳統方法切口太大,而不配合手術。精益求精,是我創新研究的初衷。”

  如今,他仍在創新道路上孜孜不倦。據介紹,目前,團隊研發的主動脈夾層支架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未來,從自身骨髓、血液中提取培養幹細胞用於治療心肌梗死和心衰也將成為可能。

拒收“紅包”心不虧

  王東進常説:“拯救生命是一生的追求,拒收紅包也是醫者應有的操守。”

  75歲的鹽城賀先生,心臟嚴重病變,主動脈堵塞95%,隨時都可能猝死。因有甲亢和胸膜炎,他在別的醫院等待兩個多月,花費近2萬元也未能手術。傍徨無措中他來到鼓樓醫院,王東進見病情危重立即收治,家屬生怕再次拖延時間又擔心手術失敗,就悄悄地塞了紅包。4天后手術圓滿成功,王東進掏出紅包:“術前如果不收,怕你們有顧慮,現在該退還了。”

  泰州張先生,突發夾層動脈瘤破裂。在外出差的王東進接到通知,顧不上吃晚飯趕回醫院,一路小跑滿頭大汗地奔進手術室。從晚上7點到淩晨5點,手術整整進行了10個小時。當他疲倦地回到辦公室換上便裝,才發現口袋裏鼓鼓的,心裏一想便明白了原由。他不聲不響地來到住院部交費處,把紅包裏的錢全部打進患者的醫療結算卡上。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見紅包、退紅包對他來説已成家常便飯。為了凈化不良的社會風氣,他曾撰文疾呼:“‘紅包’難以拯救疾病。”

惟願世間無病痛

  自2012年8月開始,王東進帶領的鼓樓醫院心胸外科與神華愛心基金合作,幫助貧困家庭0-18周歲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完成醫療康復。

  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鼓樓醫院已有100余位患兒成為“神華愛心行動”公益項目的受益者,其中有幾個月的嬰兒,也有在讀高中即將成年的少年,他們來自江蘇、安徽各地的農村,以及部分福建、浙江的患兒家庭也不辭千里慕名而來。

  這些患兒中,超過一半是複雜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其中不乏完全性大動脈轉位、法絡四聯症、重度瓣膜發育不良(如肺動脈瓣重度狹窄)、重度肺動脈高壓等病情十分危重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

  通過神華愛心基金的捐助以及鼓樓醫院心胸外科團隊精心的治療和護理,他們順利康復出院,從此孩子及他們的家庭都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

從事心臟外科臨床教學科研管理工作33年

王東進始終秉著醫者仁心

在救死扶傷的道路上

不知疲倦地前行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