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紅軍長征到貴州時,召開了我黨歷史上一次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重要會議——遵義會議。貴州作為“偉大轉折地”,如何讓紅色文物、紅色歷史“活”起來?
這些天,貴州黨史研究室的工作人員與華東師範大學的師生們,正在赤水河畔的土城鎮調研采風。他們蒐集記錄了近百首長征時期的紅色歌謠,整理成冊,準備在明年紅軍四渡赤水90週年時出版發行。
這首《赤水河清又清》,就是當年這裡傳唱的一首歌謠。
老紅軍何木林孫女 何莉:這些歌謠都是爺爺當年口口相傳,傳唱給我們的。爺爺每一次提到那段歷史的時候,他總是會伸出4根手指,表示四渡赤水,然後還會豎起大拇指。
何莉的爺爺何木林是一名老紅軍,在赤水河畔的一次戰鬥中身負重傷,被當地老鄉救助收留。晚年時的他,作為紅色義務講解員,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老紅軍何木林孫女 何莉:爺爺説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跟隨大部隊走完長征。但我挺為他感到驕傲的,因為他為上萬人講述過革命故事、傳唱紅色歌謠。我覺得他是用自己的方式,走完了他的長征路。
在四渡赤水紀念館裏,收藏著1935年2月紅軍總政治部發佈的《告工農勞苦群眾書》。
四渡赤水紀念館黨組副書記 母彥碧:書中提到,我工農紅軍從江西轉移作戰地區,長征到川貴邊地域。這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次將“戰略轉移”稱為“長征”的最早文獻資料。
黃超在遵義會議紀念館從事文物保護工作20多年,從設立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之初,他們便陸續對2000多件文物進行三維掃描,對8000多頁檔案文件進行數字化保存。
遵義會議紀念館工作人員 黃超:文物資源是不可再生的,但是文物的數據、文物的信息可以再生、可以共享。其實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它內在蘊含的寶貴精神財富,讓它以更加鮮活的形態,呈現在觀眾面前。
遵義會議召開時使用的桌椅、1935年就挂在墻上的機械擺鐘,這些見證“偉大轉折”歷史性時刻的文物,正通過數字化的形式“活”了起來。當代青年人,正用他們創新的表達方式,把長征路上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AI虛擬交互、全維度機械運動……在貴陽不久前剛剛正式運營的“紅飄帶”長征數字科技藝術館裏,各種前沿技術的應用再現了紅軍戰士身影。大家跟隨戰士們爬雪山、過草地,沉浸式體驗長征之路的艱險。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成了初冬時節貴州紅色文化“破圈”的一個縮影。
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室一級巡視員 覃愛華:當年紅軍長征,在貴州留下了1000多處寶貴的長征遺址遺跡。貴州積極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段的建設,我們正積極推出一系列的紅色文化産品,包括出版《偉大轉折》叢書、紅色歌謠集。紅色文化資源已經成為貴州發展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