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戰術演練中坦克緊急啟封出庫
央視網消息(記者李文學 劉春妍)“陸軍是黨最早建立和領導的武裝力量,歷史悠久、敢打善戰、戰功卓著……”“建設強大軍隊,是接續奮鬥的偉大事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現在強軍的責任歷史地落到了我們肩上,我們要挑起這副擔子……”2015年12月31日,陸軍領導機構正式成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加快建設新型陸軍的使命豪情奔涌、熱血沸騰。
陸軍領導機構成立伊始,就以迎難而上、緊張快幹的作風,全面展開創業興業工作。制定黨委自身建設若干規定、黨委常委會議事規則,規範領導機關“四個秩序”,啟動陸軍發展規劃研究,籌劃新年度工作;派出由5名常委帶隊的工作組,分赴部隊接收轉隸單位、指導領導機構組建……
陸軍領導機構適應陸軍建設發展新要求,聚焦建設一支什麼樣的陸軍、怎樣建設好陸軍這一重大課題,研究制定了一項項規章制度,推動陸軍建設揚帆起航。
“在新的體制下建設一支強大的新型陸軍,必須從傳統的思維定勢、固有模式、路徑依賴中解放出來。”陸軍參謀部作戰局局長魯傳剛説,《陸軍機關公文處理暫行規定》《加強陸軍後勤機關建設措施》《陸軍裝備部機關職責》等一項項制度規定,與新機制對表,正在改變著機關以往的工作模式,正在洗刷著傳統的與時代不符的思想觀念,引領著領導機關牢固樹立一切為打贏的鮮明導向,緊緊圍繞戰鬥力籌劃指導和檢驗各項工作。
作戰局堅持從頂層設計入手,按照“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戰略要求,制定《陸軍戰備工作規定》,瞄準實現由區域防衛型向全域作戰型轉變,把陸軍信息化建設怎麼推進、各兵種怎麼訓練、各類重大演練怎麼組織等問題,融入軍事訓練規章制度,著力解決影響制約練兵備戰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各戰區陸軍也通過實施精準“把脈”、精準幫抓、精準解難,進一步夯實了部隊轉型發展根基。
駐守在改革開放一線城市上海的“南京路上好八連”,為時刻保持良好的戰備狀態,在去年先後6次更新應急行動方案的基礎上,繼續對人員分工、戰備值班、物資編配等進行詳細規劃,調整戰鬥裝具擺放位置、應急出動人車順序等,使之不僅更加貼近實戰,而且效率更高。
南部戰區陸軍某旅連長蒙建興,經歷過2013年調整改革,面對新一輪改革大考,他異常平靜。每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站在全連面前,他時刻感受到的是肩上的責任。
蒙建興常對官兵説:“進退走留是組織考慮的事,我們的任務是保證連隊隨時能上戰場、打勝仗,這就是對改革的最大支持。”今年1月,在旅新年度開訓大會上,蒙建興再次捧回“軍事訓練一級連”的獎牌,這個35歲的老連長再次用行動為改革大考交上了合格“答卷”。
隨著全軍深化改革全面展開,南部戰區某旅從繁華的廣州市進駐經濟相對落後的內陸山區,部隊能不能拉得走、能不能保持工作幹勁?一聲令下,去年底該旅首批500名官兵打起揹包就住進尚未建設完工的新營區。
近日,上級領導到該旅就新營區建設情況進行調研,看著官兵一邊睡地鋪一邊熱火朝天搞建設,感動得留下眼淚:“你們用行動回答了‘面對改革大考,我們怎樣作答’的歷史問卷!”
軍隊改革逐步實施,歷史使命尤為艱巨。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千變萬化的戰場態勢,西藏軍區某部黨委一班人深刻認識到,一成不變的戰術作業、死背“戰術”的臨戰訓練無法達到時代要求。隨後,他們取消過去依靠標準答案評定戰術作業優劣的固定模式,採取只設置戰術情況,不明確評分細則;只給作業內容,不給具體答案的方法,各種作業條件現場公佈、現場分析、現場判斷,讓機關幹部根據戰場態勢,獨立完成作戰構想,自主設計戰鬥實施方案。
無論是蒐集情報信息、分析判斷情況,還是提出決策建議、定下決心、擬製作戰計劃,該部機關幹部的主動性都明顯增強,信息量比過去增加了3倍以上,戰場上可能出現的情況多了近6成,過去單一的戰法也變成了多種戰法並舉,作戰預案至少在3套以上。
在軍隊改革的大背景下,戰鬥力標準正在成為引領陸軍部隊發展的“風向標”、統一行動號令的“指揮棒”、檢驗工作成效的“試金石”,激勵著陸軍官兵盡打贏之責、興打仗之業、強勝戰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