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大家談]織密社保網絡 兜起民生福祉

中國新聞來源:新華網 2017年03月08日 10:1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社會保障是民生安全網、社會穩定器,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切身福祉。3月5日,“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被提到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中。報告提出了“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確保按時足額發放”等具體的民生保障舉措。

  社會政策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線。近年來,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獲得了長足發展。統籌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基本建立,社會保險覆蓋範圍從城鎮擴大到鄉村,從國有企業擴大到各類企業,從就業群體擴大到非就業群體。

  來自人社部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超過8.7億人,醫療保險覆蓋人數超過13億人。在堅持保基本、兜底線的前提下,保障水平也逐步提高。從2005年起,連續12年大幅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0%和70%,醫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分別達職工年平均工資和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

  這些成績有目共睹,但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百姓生活的日益提高,人民群眾對社會保障的期待也在不斷上升。比如,隨著人口在全國範圍內的自由流動,人們希望儘快解決社保轉接、醫保聯網、異地就醫等問題。隨著區域一體化的加速,人們希望儘快解決本地居民與異地戶籍人員報銷比例差距較大的問題,降低外地戶籍人員的就醫成本與難度。

  當前,一方面應該繼續堅定不移地堅持並逐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通過完善制度、健全政策、明確兜底,樹立人們的長遠信心。另一方面,要繼續深化改革,破除制度執行層面的種種障礙,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不僅要讓全體民眾都能感受到國家層面的制度善意,也要不斷消除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不公平、不合理保障問題;不僅要實現社會保障常態化的全覆蓋,也要有針對特殊貧困人群的應急性救助措施。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相應的制度安排要跟得上民眾的期待。正如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的,民生是為政之要,必須時刻放在心頭、扛在肩上。在當前國內外形勢嚴峻複雜的情況下,更要優先保障和改善民生,該辦能辦的實事要竭力辦好,基本民生的底線要堅決兜牢。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