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在“十三五”開局的這一年,土地、戶籍、居住證、全面二孩等成為改革抓手,扶貧攻堅、“醫”“養”對接、教育公平等則成為民生亮點。一份份百姓心中沉甸甸“獲得感”,成為開局一年最溫暖的成就——
山東濱州王家莊村的村民張雲華,剛剛拿到了自己的集體産權使用證,這些紅本本第一次把他的承包地和宅基地從普通的生産生活資料變成了資産。目前,全國7.5億畝農村土地已經完成確權,接近家庭承包耕地面積的60%,經營權流轉交易市場在全國1000多個縣設立。農民的財産收入不斷增加。
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任 韓保江:中央在確定了這個社會政策在要托底,把民生作為這個或者叫引領我們各項工作的這種落腳點和出發點的這樣一個基礎上。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這一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三季度同比實際增長6.3%,跑贏CPI,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這一年,城鎮新增就業在前三季度就達1067萬人,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目標,就業好于預期,飯碗有保障;
這一年,國家再次提高了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也是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首次同步調整,總體上升6.5%左右,1億多人受益;
這一年,9省份調整最低工資標準,7省份上調失業保險金標準;
這一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年人均提高40元;基本醫保、大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醫療救助等相互銜接的機制逐步形成,醫保全國聯網年底基本實現,人們看病更方便、更省錢。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社會政策托底,鎖定重點人群、重點領域。扶貧政策靶向精準、力度增大。今年,我國第三次提出年度千萬減貧計劃。428個縣開展電商扶貧試點;去産能中的人員安置穩妥推進,中央財政已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用於去産能過程中的職工安置;給特殊群體送上更多的溫暖,10月1日起,傷殘人員殘疾撫恤金、城鎮“三屬”定期撫恤金標準等,在現行基礎上提高10%。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鄭功成:在“十三五”期間,值得我們期待,那將是我們真正走向共同富裕,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十分關鍵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跟民生相關的制度安排都會走向成熟和定型,也預期到未來人民會獲得更多。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十三五開局年,人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改善民生沒有終點,更好的政策和服務正在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