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領航十三五:堅持共享發展 讓每個百姓有更多獲得感

中國新聞(原創)來源:央視網 2016年12月13日 09:5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十三五規劃”起步的這一年裏,土地、戶籍、居住證、全面兩孩等成為改革抓手,扶貧攻堅、“醫”“養”對接、教育公平等則成為民生亮點。共享發展理念的更新,正讓越來越多的人,從發展成果中更明確地體會到沉甸甸“獲得感”。

  山東濱州王家莊村的村民張雲華,剛剛拿到了自己的集體産權使用證,也就是宅基地使用權證。今年初,他用農地經營權證把家裏的二畝地流轉給了種糧大戶,一包就包出去十年。現在拿到了宅基地證,他還打算把家裏的房子租出去,而這在以往,簡直是想都不敢想。

  讓張雲華敢於出租完土地又出租房子的,是我國正在推進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改革。改革改出來的這些紅本本第一次把農民的承包地和宅基地從普通的生産生活資料變成了資産。

  山東省濱州市農業局副局長馬興倫説:“它就相當於我們城市居民的房産證,可以進入經濟領域,可以作為抵押,可以進行交易。”   

  改革正是要讓農民能像城裏人那樣,從土地和房子上獲得更多財産性收益。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説:“農民財産性收益這幾年,都是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長,成了我們農民現在最大的一塊收益。我們現在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的農民回到農村去,呈現大約10%的速度在增長,明顯高於他外出的速度,這實際上就是改革給農民提供了更多參與發展的機會,農民也分享到改革發展的成果。”

  國家層面做出這樣的改革突破可不簡單。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説:“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雖然我們現在整個法律是禁止的,但是我們通過改革試點,通過人大授權,我們可以做這個事情。”

  目前,全國7.5億畝農村土地已經完成確權,接近家庭承包耕地面積的60%,經營權流轉交易市場在全國1000多個縣設立。

  在大洋彼岸,常年關注全球減貧和農村發展的華盛頓大學教授羅伊,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平均每年都要到中國兩三次。羅伊指出,土地權利被納入今年正式生效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的探索功不可沒。

  華盛頓大學法學院教授羅伊·普羅斯特曼説:“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過去幾年在逐漸減小。中國向其他國家展示了通過讓農民擁有長期的土地權利所取得巨大的成績,也讓其他國家感到非常值得將土地權利納入可持續發展目標。”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就像是把農民手裏原本捧著的生雞蛋做成了熱蛋糕。而脫貧攻堅還要將全國的大蛋糕分得更加合理。今年,光中央財政扶貧資金就增加201億元,增長43.4%。

  國務院扶貧辦國際合作和社會扶貧司司長李春光説:“原來我們是東部的九省和九市(進行幫扶),現在新增了東部一個省和八個市進行幫扶,增加了很大的力量。增加以後,我們完成了對全國的、全部的30個民族自治州進行全覆蓋。”

  東西部扶貧協作,把東部經濟發展的成果,轉化成西部脫貧攻堅的動力。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説:“在“十三五”期間,值得我們期待,那將是我們真正走向共同富裕,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十分關鍵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跟民生相關的制度安排都會走向成熟和定型,也預期到未來(人民)會獲得更多。”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根據“十三五”規劃綱要,到2020年,1億非戶籍人口將落戶城市;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也將全部摘帽;到2020年,人均預期壽命將提高1歲到77歲;地級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超80%;養老服務設施將覆蓋90%以上城鎮社區和60%以上農村社區;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數據庫,將基本覆蓋全國人口並實現信息動態更新。未來,著眼於人的全面發展的“大民生”觀,將讓億萬人民逐步共享改革發展的豐厚成果。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