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網絡媒體走轉改】解密:貴州婁山關的一條小青藤緣何能長出大山引“雁歸”?

中國新聞來源:人民網 2016年09月11日 14:2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圖為採訪團在農民工返鄉創業一條街採訪。王欽攝

  圖為採訪團在農民工返鄉創業一條街採訪。王欽攝

  人民網匯川9月11日電(王欽)在婁山關山脈,長有一種小青藤,已藏在貴州遵義的深山多年,如今卻“長”成了藤編産業,鋪好了板橋鎮婁山關村的致富路,讓10年前還是“國家扶貧開發一類”的重點村,在10年後的人均年收入翻了10倍。

  數年來,位於貴州遵義市匯川區北面的一隅,婁山關留給人們的印象,仍停留在“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詞句中。1935年,紅軍在婁山關戰役取得大捷,這段歷史從此奠定了婁山關的神秘地位。

  然而,80年後,一根小青藤,同樣讓婁山關變得“神秘”。婁山關的村民上山割青藤,帶回家加工成藤編製品,銷往全國各地。如今,就地取材、成本不高、工藝精湛,藤編製品在婁山關村漸成規模,並建成了農民工返鄉創業一條街,婁山關村換了新面貌,很多故事也隨之産生。

  堅守換來成功 藤編製品找到出路

  馬毅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他的故事,結緣于藤編。上世紀60年代,藤編在板橋初具雛形,出生自該年代的馬毅,自幼喜歡學習藤編技術,編織出一些藤編製品。

  1984年,馬毅與妻子結婚。兩捆竹子、幾捆青藤,成了當時的“家當”,馬毅只能憑藉手藝,編織藤編産品,卻由於當地貧窮,沒有市場,藤編産品賣不出去。

  2001年,為了改變生活現狀,繼續學習藤編技術,馬毅離開了家鄉。在廣東佛山市,馬毅找到了一份工作,繼續在公司裏從事藤編工藝,並且通過學習先進工藝技術,逐漸嶄露頭角。

  到了2009年,馬毅已是公司裏的主管,成為老闆器重的人才。後來,馬毅回村給女兒辦婚禮時,聽説政府為扶持當地藤編産業,已建立了信息平臺支持藤編産業的發展,並且成立了板橋鎮藤編協會。

  “我認真思考了幾天,分析了村裏發展藤編的優勢,我想藤編可以發展成大産業,改變村子的面貌。”馬毅説,他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選擇留在家鄉,為家鄉的藤編發展找出路。

  4月28日,馬毅註冊成立了“遵義市毅豐藤藝有限公司”,並租用2000平方米的農房,按照先進技術研究設計藤編産品,並突破傳統樣式將藤編的實用性和美觀性改良,産品品種由十幾種增加到上百種。

  經過幾年的努力,婁山關村的藤編製品迅速走向市場,北京、重慶、江浙一帶等已成為重要的銷售産地,廣東的10余家企業已與馬毅進行合作,藤編製品打破了“走不出去”的瓶頸,馬毅也實現了從年均4000元的收入到每年超過400萬營業額的轉變。

  引導聚集發展 抱團改變傳統思路

  藤編産業發展了,馬毅花了一番心思,藤編需要賦予深層次的含義。於是,他編織了一隻“藤歸雁”,放在了公司的顯眼處,受到了很多遊客的關注。

  在馬毅看來,“藤歸雁”既是對自己人生經歷的一次總結,也是對婁山關藤編産業發展的總結,更深層次的寓意則是呼籲家鄉人返鄉創業,共同走上致富路。

  “現在板橋鎮從事藤編加工的有120余戶,很多農戶都創辦了自己的藤編加工廠,解決就業300余人,年均銷售額達800萬餘元。”遵義市匯川區板橋鎮黨委書記彭正偉説,板橋的藤編産業採用“公司+農戶”的模式,變“單打獨鬥”為“抱團取暖”,致富有門路。

  截至目前,板橋鎮的返鄉農民工創業創新一條街已有藤編、農家樂及鄉村旅館共112家,實現了家家有庭院、戶戶有經營、人人有就業、天天有收入,藤編産業已惠及到更多村民。

  “農民工通過多年在外打拼,很大一部分在資金積累、經驗匯聚、技能技術等方面已經具備了創業的前提。”馬毅認為,藤編産業還需要引進更多創新創業的&&人,進入返鄉創業的實踐。

  引導聚集發展,傳統農民的創業問題是零散不成規模、信息傳遞慢、缺乏社會網絡支持。為此,板橋鎮分別於2004年和2013年成立了“遵義市婁山藤編協會”和“婁山關村藤編支部”,規範了市場經營行為,避免惡性競爭,增強了發展凝聚力。

  當然,這種發展模式採取一種新思路:由産業大戶接下生産定單,分到農戶加工,然後産業大戶計件付費,再集産、供、銷一條龍服務,更方便了有共同意願、共同理想的創業農民、返鄉農民在一起創業,打造出一種新型的農民創業模式。

  制定扶持政策 返鄉創業政府給補貼

  “一直以來,板橋鎮為引導返鄉農民工回鄉創業,均制定了很多的優惠政策,外出農民工也是積極響應,紛紛返鄉創業。”婁山關村藤編協會支部書記馬天志坦言,現在村子裏做藤編産業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很多還開辦了鄉村旅館和農家樂,開始經營起多種業態。

  為了發展當地藤編産業,匯川區委、區政府也給予了板橋極大的支持。在板橋鎮打造了藤編一條街升級版,對板橋鎮街道的居民住房和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改造,幫助農戶進行藤編産品的研發、幫助藤編銷售戶裝修門面和展廳,為農民工提供了一方創業就業樂土。

  根據《匯川區總工會關於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扶持方案》和《匯川區小額擔保貸款實施細則》,匯川區將從培訓、教育、資金、維權等方面全方位給予返鄉農民工政策支持和保障,讓農民工帶回了市場觀念、技術和經驗得以落地,同時也實現了發達地區與落後鄉村的聯絡和對接,使之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城鄉統籌發展的真正動力。

  “一個地方的發展,不僅依託于主導産業,還需要多元化的産業格局做配套。”匯川區總工會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板橋鎮是一個結合本地實際謀發展的典型,匯川區將認真分析返鄉農民工創業項目的發展前景,將返鄉創業分片區定位、分行業整合、分群體培育,引導和鼓勵返鄉創業農民工找到符合産業規劃、符合發展定位的項目。

  農民工返鄉創業,政府給補貼。遵義市還出臺了計劃,將在2020年以前引導32萬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農民工創業每人最高可貸款10萬元,由財政貼息。同時,遵義將對建檔立卡的返鄉創業農民工發放免擔保小額扶貧貼息貸款,每戶貸款金額為5萬元,貼息標準為年利率的5%。此外,自主創業的農民工,符合條件還可以享受經營場所租金補貼。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