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G20杭州峰會:為成範例循慣例

中國新聞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6年08月27日 06:0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中國決心把G20杭州峰會辦得精彩、開出成果,使之成為當前風雲變幻國際形勢下凝聚各方共識、促進世界發展的範例。這是一種追求,也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這種追求和態度體現中國處事原則,符合世界根本利益。

  顯然,實現這樣的目標並不容易,需要付出極大努力。怎麼辦?中國的做法是,既遵循國際慣例,汲取有益經驗;又發揮自身優勢,提出更高標準。而這,是需要智慧的,就以安保和環保為例。

  近日,參加一個有關方面介紹G20杭州峰會籌備情況的會,沒想到杭州市主要領導既講成績、也吐苦水。他説,我們投入最多的就是這“兩保”——它們是辦好任何重大活動的關鍵。杭州在這兩方面有優勢、也有劣勢。比如安保,國際上的慣例和經驗就是把它放在第一位,之前很久就大力加強,越到臨近要求越嚴。想想看,對於G20峰會這樣的重大國際活動,安保問題哪敢有一點馬虎?我們的目標是絕對安全、萬無一失。可杭州有近千萬常住人口,各類會場分佈在好幾個城區,人員住宿涉及幾十家賓館,很多活動、大量人員要穿城跨江(穿過主城區、跨越錢塘江),安保任務是那些海濱城市的很多倍。所以,我們只能加倍努力、克服困難。安保任務重、安保措施多,自然會給百姓生活帶來一定不便。為了減少這些不便,我們把一些工作和演練放在了夜間去做,並廣發“安民告示”、耐心説服解釋,可以説想盡了一切辦法。

  再如環保。如果説安保是成功的基本前提,環保就是精彩的必要條件。優美的環境、清新的空氣,有利於提高會議效率。同安保相比,環保準備需要的時間更長、涉及的方面更多,包括有關設施改造、産業結構調整、突出問題整治等。好則杭州地處江南、山清水秀,而且近些年在改善生態環境方面已經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良好進展。但老天爺不會按人們主觀願望出牌,必要的時候也得採取相應的措施。這既是為了保障峰會順利進行,也是為了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比如調結構、去産能是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內在要求和具體舉措,早就在做了,各地都在做,杭州也不例外,有些行動並非因為舉辦這次峰會特意搞的,硬扯到一起就有點“冤枉”。至於有些工作加大了力度、加快了進度也非刻意,而是為了借峰會東風加以推動,長遠看是有利的——借助舉辦重大國際活動促進本地本國發展,不也是國際慣例麼?

  這位領導同志還“透露”,這些都是在中央領導下和各方面支持下進行的,中國在忠實履行東道國的責任和主辦方的承諾;同時表示,各項工作的推進都是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人民積極參與配合下實現的,大家都在為峰會的成功精彩盡心力、作貢獻。調查表明,杭州市絕大多數居民對峰會籌備工作是支持理解的,95%的受訪者對峰會在杭州舉辦感到自豪和滿意,86.2%的認為自己的幸福感因此得到提升。因此,我們雖然深感責任和壓力很大,但充滿懷信心和力量。

  聽了這位領導同志的介紹,筆者對G20杭州峰會更加關注了,尤其是“兩保”。偶爾會聽到看到一些對峰會籌備工作的評論和吐槽,覺得有的有道理,有的就不靠譜甚至是別有用心。比如説安保怎麼嚴,帶來多大不便。其實,很多國家在舉辦重大活動時如臨大敵,又是軍警全副武裝,又是出動飛機坦克,好像中國這樣的情況並不多甚至沒有過。再如説環保怎麼嚴,關了多少企業。其實,別説要舉辦峰會,就是正常情況,那些污染環境的企業不關行麼?可氣的是,對於東道國和舉辦地採取的一些必要措施以及籌備過程中出現的個別問題現象,有的西方媒體如蚊聞血、如獲至寶,不惜肆意歪曲、大肆炒作,唯恐天下不亂;甚至穿鑿附會、含沙射影,藉以攻擊中國。

  G20峰會是當今世界重要的經濟合作平臺,杭州峰會是今年重大的國際政治活動,中國在盡最大努力把它籌備好舉辦好,從而為世界經濟發展與和平穩定注入新的強大動力。當好東道主、熱情迎嘉賓,這是中國的追求和責任,也是中國人民的胸懷和境界。

  (作者為本報高級編輯)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