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中英加三國智庫:中國助G20峰會“轉型升級”

中國新聞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6年08月27日 09:3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中新社北京8月27日電 (夏賓)當一個正處在轉型升級階段的中國遇上G20峰會,將擦出什麼樣的火花?中新社記者採訪的中國、英國和加拿大三國智庫專家認為,G20將借中國杭州峰會走向“轉型升級”。

  從短期危機應對轉向長期綜合治理

  “因為應對金融危機而升級成為的G20領導人峰會,現在已經加入越來越多更具長遠意義的議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張海冰告訴記者,G20轉型便是從危機應對性機制,轉為致力於長期經濟發展的綜合治理平臺。

  杭州峰會第一次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納入G20框架,並有望達成30多項主要議題成果,包括推動各國落實氣候變化協約、推出《二十國集團全球投資指導原則》、成立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等。

  “這麼多豐碩的成果,反映出G20在中國峰會這個節點上,完成了轉型任務。”張海冰表示,中國杭州峰會標誌著G20轉型的完成,亦將成為G20發展進程中具有歷史意義的“分水嶺”。

  加拿大國際治理創新中心(CIGI)研究員何興強則為杭州峰會推動G20轉型提出了一條具體道路。

  “能源問題在二十國集團並沒得到很大的重視,但確實應該是二十國集團應該關注的一大議題。”何興強表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進口國之一,中國應該積極在二十國集團倡導這一議題。

  他認為,中國深知二十國集團的重點議程是經濟和金融議題,但作為2016年二十國集團峰會的主辦國,“中國有著很好的機會,推動二十國集團向著全球經濟長效治理機制的轉變。”

  發展議題地位升級

  本次杭州峰會有兩個歷史“第一次”,除了上述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納入G20框架外,另一個便是將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胡玉瑋告訴記者:“中國這次把發展議程作為主要議程,在議題設置上更加平衡,更多地體現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關切。”

  長久以來,G20的議題始終由發達國家佔據主導權,經濟、金融、貿易、投資等傳統議題是發達國家的“利益點”。

  但誰能為發展中國家“發聲”?誰能將發展議題“升級”?中國以主席國身份主辦今年G20峰會可謂恰應其時。

  “比如有的小海島國家對氣候變化更為關注,有的內陸欠發達國家對基建有興趣。”胡玉瑋指出,在安排G20議程時,需要注重發展目標的優先順序,並堅持“廣泛關注、區別對待”方針。

  胡玉瑋認為,發展議題想“升級”,背後要提高發展工作組在G20體系中的地位,如將其提升為與協調人、財金渠道一樣的地位,即建立“三軌機制”。以此,將有利於增加G20本身和全球對發展議程的關注,進而助力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我對中國舉辦G20峰會抱有非常高的希望。”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史蒂芬·皮克福德(StephenPickford)告訴記者,他認為中國有能力改革G20自身架構和進程。

  皮克福德指出,G20工作組分工需明確,理應增強發展工作組的地位和作用,盡可能地提升G20在全球發展議程上的影響力,加大力度關注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問題,而這將成為杭州峰會發展議題的重要使命。

  有理由相信,在中國杭州完成“轉型升級”的G20,將在未來保證長期有效的透明對話,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溝通,保障各方利益的持續關注,以此為全球獻上福祉。(完)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