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中國在G20中的獨特作用和貢獻

中國新聞來源:新華社 2016年08月26日 16:3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8月26日電 新聞背景:中國在G20中的獨特作用和貢獻

  新華社記者王龍琴

  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將於9月4日至5日在中國杭州舉行。

  自1999年G20誕生以來,中國不僅積極支持G20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同時本著建設性態度參與G20機制建設,積極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為G20建設與發展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積極參與機制建設

  中國是G20創始成員,參加了歷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及領導人峰會。2005年,中國成為G20主席國,成功舉辦了第七屆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兩次副手級會議以及研討會等活動。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G20升格為領導人會議。在2008年11月華盛頓舉行的首次峰會上,中國首次以塑造者、創始成員和核心參與方身份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機制。

  此後,中國國家主席不僅出席了G20歷次峰會,而且在會上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宣介中國政府採取的相關舉措,闡明中國對全球經濟治理的立場,並提出一系列應對金融危機的重要主張。

  提出系列中國主張

  在華盛頓、倫敦、匹茲堡、多倫多和首爾G20峰會,中國針對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建議與措施。

  在戛納、洛斯卡沃斯G20峰會,中國為促增長和保穩定獻計獻策,先後提出10點建議。

  在聖彼得堡G20峰會,中國提出發展創新、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等一系列新理念,堅定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

  在布裏斯班G20峰會,中國提出了關於創新發展方式、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的三點建議。峰會通過的全面增長戰略中,“中國智慧”佔據15%。

  在安塔利亞G20峰會,中國作為2016年G20峰會主席國,不僅積極參與了安塔利亞峰會的籌備工作,而且提交了10項重點承諾,內容涉及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金融體制改革、市場活力提升等諸多領域。中國從發展理念、發展速度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面,為確保安塔利亞峰會取得成功作出了最大努力和積極貢獻。

  對世界經濟貢獻突出

  中國是G20的建設者和貢獻者。早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中國就已擔起負責任地區大國的重任,以自身負責任的行動使得那場危機沒有演變為全球性危機。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領航者。中國以自身增長為全球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數據顯示,從2008年至2013年的五年間,中國一國貢獻了全球總GDP增長量的37.6%。2014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是27.8%。2015年,在世界經濟整體低迷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超過25%。

  中國的貢獻,不僅首先源自中國自身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更是來自於增長路徑的設計和互利共贏的實際行動。中國一方面承受動力轉換的陣痛、結構調整的壓力,一方面以自身的努力和定力持續為世界經濟作出貢獻,成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器”與“壓艙石”。

  創新全球治理模式

  2015年12月1日,中國正式接任G20主席國。中方把“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作為峰會主題,並在議題上設置了創新增長方式、更高效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包容和聯動式發展等四大板塊。

  自接任以來,中國肩負著推進全球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的重任,在加強宏觀形勢研判和政策協調的同時,著力加強結構性改革頂層設計,主導制訂《杭州行動計劃》。中國還重啟了國際金融架構工作組,推動建立更加穩定和有韌性的國際金融架構,取得了豐碩成果。中國還首次把綠色金融議題引入G20議程,創建了綠色金融研究小組。

  此外,在中國的努力下,杭州峰會還第一次將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圍繞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訂系統性行動計劃,呼應了國際社會對G20峰會從危機應對機制向長效治理機制轉變的期盼。

  中國行動,不僅為G20發展不斷注入新動力,而且將在推動並創新全球治理體制新模式方面作出更大的貢獻。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