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激發G20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引領活力

中國新聞來源:人民日報 2016年08月04日 05:2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人類正處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前夜,創新給經濟發展帶來的新增長動能正在快速集聚。人類需要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體系,切實做到依靠創新驅動發展,依靠科技創新引領和支撐走向美好的明天。

  G20由19個世界上的主要經濟體和歐盟組成,其國土面積佔全球的60%多,人口占全球的近70%,貿易額佔全球的約80%,國內生産總值佔全球的90%以上,在國際政治、經濟中有巨大影響。G20成員是全球科技創新方面的最重要群體。根據世界銀行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最新統計數據,僅G20中19個成員國的研發投入就佔全球的87.3%,每百萬人口研發人員均值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9倍,高技術産品出口額佔全世界的71.7%,知識産權使用費佔全球的75.6%,科技期刊論文發表量佔全世界的76.2%,居民專利申請量佔世界的96.6%。

  “創新增長方式”是G20杭州峰會確定的四項重點議題的第一項,這説明中國作為主席國提出的創新驅動發展理念已經成為G20的共識。

  創新的作用體現在引領和支撐兩個方面,首先是引領。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是其中的核心環節。在G20框架下研討和實施科技創新,激發科技創新的引領活力,對於全球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激發科技創新引領活力的政策措施很多,其中包括:(一)開展協同創新,通過學科交叉、大科學工程、跨領域跨國界的團隊協作産生前瞻性、基礎性、系統性的創新成果。利用新興技術直接産生或者與其它領域交叉融合産生新興産業,如將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意深度融合,互相促進形成新興産業。(二)充分認識和利用“互聯網+數據+現實世界”帶來的變革。互聯網是信息社會的重要高速公路。數據是互聯網上儲運的“貨物”。互聯網將儲運的空間距離感和時間延遲感大幅度降低。這些特性使得知識和信息傳播具有空前的廣度、深度和速度,傳統生産力集成及其效益倍增,科技創新成果井噴式涌現和智慧技術廣泛應用成為可能和常態。(三)青少年是關鍵人群。具備高科技創新素養的青少年必然帶來高水平的科技創新成果,進而支撐一個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的強盛。培養鍛鍊青少年,需要牢固樹立一個觀念,即不要僅僅將眼光局限在本國、本民族方面,而是要面向整個人類,開展多元交叉的跨民族跨國界培養。

  此外,我們還應該發揮傑出人才的領軍作用。人才是開展科技創新的根基。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我們應該深入開展高精尖缺人才和相關管理人才的培育引進和交流合作,全面提高科技創新人才素質,建設富有創新精神、具有國際視野的高水平、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隊伍。同時,還應該加強科技創新的社會環境建設。要大力培育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推動形成“人人想創新、事事靠創新、處處有創新、人人能創新”和“科技創新富民、科技創新健民、科技創新福民”的強大氛圍。同時,還要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建立健全有利於創新發展的法制保護體系和分配製度等。

  (作者為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副主任、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G20創新議題中方專家組召集人趙新力)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