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改革追蹤看落實】告別雨天教室打傘 五年內1.1萬所學校建新樓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6年08月02日 16:3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訊(記者 王小英)窗戶漏風,教室漏雨,土坯房的廁所特別滑,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石峽灣中心小學學生何京錫説,下雨天上學特別頭疼,雨天教室打傘的這種情況直到她上五年級才改變。

  跟何京錫一樣,今年9月份,天水市伏羲路逸夫小學的學生也即將搬進嶄新的教室,四年級的學生將結束在外校“借讀”的歷史。

  逸夫小學校長包雲龍説,新的教學樓建成,家長比學生還激動,7月初召開家長會,新購買的桌椅剛送到了,家長們二話不説就開始幫忙搬。

  據了解,從2014年起,甘肅省啟動“改薄工程”,目的是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學薄弱的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預計通過5年的項目實施,到2018年甘肅將有11205所義務教育學校得到改善。

  “如果不是‘全省改薄’項目,學校環境的改善可能沒這麼快。”包雲龍説。

  現狀:D級危房變設施齊全教學樓

  逸夫小學新建的倣古樣式的教學樓,目前正在進行內裝飾。

  逸夫小學新建的倣古樣式的教學樓,目前正在進行內裝飾。

  地處鬧市區,一棟D級危房教學樓,一個簡易的操場,周圍被居民區包圍,這就是天水市伏羲路逸夫小學的全部。

  隨著城市進城務工人員的增加,學生從幾百人增加到2000多人,伏羲路南側及周邊街坊、居民小區的孩子都要在這裡上小學,“超過一半是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包雲龍説,學生激增,大班額越來越多,一個班級超60多人很正常,音樂、美術等功能性教室基本沒有,整棟教學樓只有一間廁所,對學生非常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地處地震帶上,學校原來的教學樓是D級危房,抗震級別低。

  2014年開始,甘肅省全面實施“全省改薄”項目,逸夫小學被納入到“改薄”範圍中,隨著校捨得建設,一棟倣古樣式的五層教學樓拔地而起,以前陳舊的木質桌椅全部改為可升降桌椅,通了網絡,購買了教學電子白板,教學樓每一層都將配備大型的凈水機和飲水機……

  不僅如此,學校還新建了實驗室,圖書室,微機室,錄播室,美術室,音樂室,舞蹈室,普通教室、大型操場等設施一應俱全。

  自從項目開工後,包雲龍幾乎每天都要來工地轉轉,這個暑假教學樓正在進行最後的內裝飾,“校舍安全是大事,‘全面改薄’項目覆蓋範圍廣、項目內容龐雜、工程監管難度大,我每天看看心裏踏實。”包雲龍説。

  同逸夫小學一樣,“改薄”前,三間搖搖欲墜的土木結構瓦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坑坑洼洼的操場,一個“冬天透風、夏天漏雨”的簡易廁所,是隴西縣樺林教學點的全部“家當”。

  2014年,“改薄”項目給該校投資65萬元,在修繕學校圍墻、廁所和護坡,提高學生安全系數的同時,城市的大班額現象也正在改善。

  計劃:5年改善11205所學校

  育生中學新修建的教學樓中的實驗室

  育生中學新修建的教學樓中的實驗室

  逸夫小學開建新的教學樓後,由於教室太緊張,四年級的學生整體到育生中學“借讀”,育生中學2014年實施“改薄”,2015年9月投入使用,淘汰了原本80年代修建的老樓。

  “他們的改薄項目剛剛結束,教室寬裕一點”,天水市秦州區教育體育局副局長馬建喜説,市區的學校,地方多數都不太寬敞,只能拆一部分建一部分,建設期間得考慮過渡問題。

  2014年,甘肅省實施“改薄”工程: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學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

  從2014年到2018年,通過五年“全面改薄”項目實施,全省義務教育學校教室、桌椅、圖書、實驗儀器、運動場等教學設施滿足基本教學需要;學校宿舍、床位、廁所、食堂(伙房)、飲水等生活設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留守兒童學習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滿足,村小學和教學點能夠正常運轉;城鎮超大班額現象有所緩解。全省區域、城鄉教育差距進一步縮小,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實現基本均衡,教育公平進一步體現,全省義務教育整體發展水平大幅度提升。

  甘肅省教育廳改薄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甘肅省“全面改薄”實施範圍覆蓋88個縣市區,以58個集中連片特困縣為主,兼顧17個“插花”貧困縣及其他縣區;以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為主,兼顧城市和縣鎮義務教育薄弱學校。

  “全面改薄”項目覆蓋全省11205所義務教育學校,其中初中893所、小學7863所、教學點1821所,項目覆蓋學校數佔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總數(14652所)的76.47%。

  多方把關,確保工程順利實施

  項目開工後,包雲龍幾乎每天都要來工地轉轉,這個暑假教學樓正在進行最後的內裝飾,他更是盯得緊。

  校舍安全是大事,“全面改薄”項目覆蓋範圍廣、項目內容龐雜、項目規模小、數量多,工程監管難度大。

  “改薄”項目涵蓋義務教育學校校舍建設和設施設備購置方方面面,針對項目監管量大面寬的難點,甘肅省計劃採取“三位一體”全方位項目監管方式。即:採用網絡管理系統全面掌握各項目學校層面項目進展信息、行政管理渠道掌握項目招標及設備配備信息、第三方機構明察暗訪實地抽查相結合的“三位一體”全方位監管方式,以達到對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改善情況的監管。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第三方監測評估機制”,甘肅省教育廳改薄辦負責人表示,第三方團隊由項目管理、基建、教育裝備等方面的專家和相關專業的研究生組成,對項目全過程開展監測和績效評估,完成了對86個縣市區以及嘉峪關市和蘭州新區已完工項目、開工在建和完成招標項目全覆蓋實地核查;隨機抽取18個項目縣的108所樣本學校作為跟蹤監測評估點。

  同時,為加強項目實時監管,精準掌握各地項目進展信息及薄弱環節改善情況,甘肅省研發了網絡版“甘肅省全面改薄信息管理系統”,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項目監管,進行信息採集、計劃審核、進度監測、統計分析、數據交換等,通過系統能實時掌握每一所項目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缺口及改善情況,實時監測各級項目資金去向和使用狀態以及每個單體項目形象進度。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