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合肥:光伏下鄉精準扶貧 50戶貧困戶42戶脫貧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6年07月22日 13:5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訊(記者 孔華)206國道從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楊廟鎮穿過,國道西側,大規模復墾整治的農田裏,瓜果蔬菜、水稻玉米長勢正好;國道東側,700多戶統一規劃、建設的新農村社區十井社區各家各戶忙著洗衣、做飯、串門子……

  兒子、媳婦、女兒外出打工,51歲的倪傳將在家帶孫子。

  倪家大門口的三個花盆裏都種著辣椒。

  2013年,經過土地置換,倪傳將不僅沒有花一分錢,政府還“倒找”他六七千塊錢,搬進了這座上下120多平米的新房。

  “要不是政府這個政策,我們家恐怕住不起新房了。媳婦恐怕也娶不到家。”説起這幾年家庭的遭遇,倪傳將神色黯然。

  2009年,倪傳將的愛人患子宮癌,看病先後花去了24萬餘元;兩年後,倪傳將的母親因食道癌住院治療也花費了10來萬,由於都是癌症晚期,愛人和母親先後去世,一家兩人兩場大病導致倪家“人財兩空”,家貧如洗。

  厄運還沒有結束。

  倪傳將本人也開始疾病纏身。2013年,腿部又疼又癢又腫的倪傳將被診斷為神經末梢血栓,別説幹活,時間站長了都不行。腿部神經末梢血栓剛控制住,又突發肺炎進行手術,先後花去7、8萬元醫藥費。由於肺部和腿部病情仍在控制中,活動量不能太大,1米7個頭的倪傳將體重逐漸上升達到了190斤,又患上了“三高”。一個月,各種藥費加起來要500多塊錢。

  如果沒有生病,在農村,51歲的倪傳將正是“能上能下,幹活帶勁”的年齡。現在,倪傳將只能在家做做飯、看孫子。

  原本,好好的一個家,因為各種疾病,被壓垮了。

  2013年底,剛剛搬進新房的倪傳將聽到了一個好消息:政府免費給他家安裝光伏太陽能發電設備,不要他掏一分錢,有太陽的時候發電可以供自家用,用不完的電還可以並網賣給供電公司。僅僅這個項目,倪家2014年、2015年每年增收2200元左右。加上申請低保、新農合報銷、土地流轉、小女兒出去打工等收入,2015年,倪家脫貧了。

  光伏設備由政府投資、統一招標後由企業安裝,老百姓不用掏一分錢,可以享受25年左右的光伏紅利。

  光伏設備由政府投資、統一招標後由企業安裝,老百姓不用掏一分錢,可以享受25年左右的光伏紅利。

  楊廟鎮副鎮長武林介紹,2013年,十井社區經過民主推選、張榜告示等手段評議出倪傳將等50戶困難戶,實施光伏扶貧工程。項目2013年10日16日開工,12月12日建成並網運行,並網發電補助資金通過“一卡通”打到貧困戶賬戶。僅2014年,扣除貧困戶自用電量外,戶均現金收入增加2234.42元。通過光伏扶貧及其他民生政策疊加,截止目前,十井社區當年評議出的50戶貧困戶已經有42戶脫貧。

  即使42戶貧困戶已經脫貧,但是已經安裝的光伏太陽能産權仍舊歸他們,他們還能享受20多年的政策紅利。

  倪傳將們能脫貧得益於合肥市率先在全國推出的光伏下鄉扶貧工程。

  合肥市農委扶貧辦負責人余方介紹,2013年,合肥市出臺的《關於加快光伏推廣應用促進光伏産業發展的意見》中,創造性地提出將扶貧開發與光伏應用有效結合、解決農村貧困家庭脫貧解困的扶貧新路徑,實現了扶貧開發由“輸血式扶貧”向“精準扶貧”的積極轉變。

  2013年以來,合肥市、縣兩級財政先後安排扶貧專項資金7000多萬元,幫助2400戶無勞力、無資源、無穩定收入來源的農村“三無”貧困戶,免費建設單體裝機規模為3kW的小型戶用家庭分佈式光伏電站,項目産權和發電收益全部歸貧困農戶所有。2015年,將村級光伏電站納入光伏下鄉項目範圍,當年在60個美麗鄉村、40個貧困村建設了單體30KW的村級光伏電站,年均可增加村級收入3萬元。到今年底,全市11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將實現光伏電站全覆蓋,2017年4721戶“三無特困農戶”實現光伏電站全覆蓋。

  合肥市光伏下鄉扶貧工程被國務院扶貧辦、國家能源局充分肯定,目前,光伏下鄉扶貧工程已上升為國家層面推廣的精準扶貧戰略。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