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由於主客觀原因,歷史上我們黨也曾犯過“左”的或右的錯誤,但正確認識和把握歷史,要歷史地看,全面地看,發展地看,辯證地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我們現在經常講,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而堅定“三個自信”的前提,是要了解黨的“不懈奮鬥史”“理論探索史”“自身建設史”,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因為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歷史可以映照現實和折射未來。只有堅定黨的歷史自信,才能增強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決心和信心,更好地凝聚起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金衝及:正確地了解中國共産黨的歷史,極重要的一點,是要把握住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中國長期以來是一個地廣人眾、經濟文化落後、各地區發展極不平衡的東方農業大國。在這樣一個國家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沒有任何書本知識和別國先例可學,面對層出不窮的新問題,只能在實踐中大膽地去摸索去闖。在這樣的摸索前進中,既取得一系列巨大成就,也經歷了一些曲折和錯誤。這就要著眼全局,抓住要點,分清主次,全面分析。
為什麼對黨的歷史的認識有時會出現一些把握不住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的偏差?歷史從來充滿著大量複雜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事實。列寧曾經指出,如果不是從全部總和,不是從聯絡中去掌握事實,而是片斷的和隨便挑出來的,那麼事實就只能是一種兒戲,或者連兒戲也不如。現在,從一些有關黨史的著作或文章中往往可以看到:作者常抓住局部乃至個別的事例,把它説成事情的全體,炫為新見,或者脫離複雜的歷史背景,孤立地津津樂道某件事情的細節,好像突然發現了所謂真相。其實,這便是列寧所説的“連兒戲也不如”了。
歷史證明,中國共産黨自成立以來,始終引領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前進的正確方向,並在艱苦卓絕的奮鬥中始終發揮著先鋒隊的作用。今天我們之所以有“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就是因為我們黨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有戰勝困難的法寶,有應對風險的智慧,有攻堅克難的勇氣。
唐洲雁:“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不管是什麼時候,國內外都有一些人不是從歷史發展的實際情形出發,而是憑主觀願望和自己的特殊需要,任意解讀歷史、否定歷史、重構歷史,甚至肆意歪曲、虛構、割裂黨的光輝歷史,惡意醜化、污損、貶低黨的領袖人物。這些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其實質就是要否定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
事實上,我們黨對待自己的歷史一直是採取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的。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總結我們黨95年的光輝歷史,就必須以這樣一種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客觀公正地研究和評價黨史重大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正確認識和處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次歷史性飛躍”的關係,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開放前後“兩個三十年”的關係,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黨史作為一面鏡子,從中汲取智慧和營養,不斷增強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我們才能放下歷史包袱、輕裝上陣,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勝利。
黨的光榮傳統、優良作風和偉大精神永遠是“傳家寶”
記者:我們黨95年奮鬥歷程留下了豐富寶貴的光榮傳統、優良作風和偉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些精神“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今天應該繼承弘揚黨的哪些光榮傳統、優良作風和偉大精神,如何把它們轉化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力量和滋養?
金衝及:我在黨領導下工作生活已經超過68年,回想起來,黨的優良傳統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是高尚的理想,一個是嚴格的紀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是極重要的論斷。一般説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這是他全部行為的動力。如果沒有明確而堅定的理想信念,他的行動只能是盲目的或得過且過地混日子,必將一事無成。但每個人的理想和信念也有不同,不少人追求的是滿足個人的慾望。中國共産黨要求黨員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共産主義事業奮鬥作為自己的理想信念。無數先烈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獻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便是這種精神的體現。鐵的紀律正來自這種理想信念,也是實現這些理想信念的根本保證。當前,一些領導幹部理想信念喪失,無視紀律,正因為這樣,黨中央突出強調必須從嚴治黨,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
曲青山:“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中國共産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在長期奮鬥中形成了理論聯絡實際、密切聯絡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紀律嚴明、民主集中制原則、艱苦奮鬥、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等優良傳統和作風。這些優良傳統和作風,是我們黨所特有的,是中國共産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在95年奮鬥歷程中,我們黨還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歷史和時代特徵的偉大精神,如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慶精神、紅旗渠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航天精神、改革創新精神等。這些偉大精神,對於推動黨所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偉大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具有超越時空的永恒價值和不竭的生命力。
我體會,我們黨教育人靠兩樣東西: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和道德的力量。在新形勢下,我們尤其需要弘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需要深入把握黨的優良傳統、優良作風和偉大精神的科學內涵,並結合新的實踐、新的發展進行豐富昇華,把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優良作風和偉大精神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使之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精神動力。
黃浩濤:這些光榮傳統、優良作風和偉大精神,是我們黨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掉的“傳家寶”,應當世世代代傳下去。比如,我們應當最為珍惜和發揚艱苦奮鬥的傳統,今天儘管日子不那麼苦了,但艱苦奮鬥的內涵沒有變,要牢記“兩個務必”,任何時候都遠離奢靡之風,絕不貪圖享受。我們應當最為珍惜和發揚實事求是作風,只有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絡實際、實事求是,真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絡,才能從根本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我們應當最為珍惜和發揚改革創新精神。在戰爭和革命歲月,我們共産黨人物資匱乏,但“精氣神”令人刮目相看,那是勇立時代潮頭引領時代發展的散發奪目光輝的革命精神。這些精神財富既是我們黨的財富,也是整個中華民族的財富。今天我們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力量,必然需要這些精神財富的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