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1928年3月20日淩晨,國民黨設在漢口市的余記裏刑場,中共湖北省委領導人之一夏明翰被押到行刑處。敵人問他:“還有什麼話要説?”夏明翰大聲説:“有!給我紙筆!”他揮筆寫下了生命中的最後文字:“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然後從容就義。
這首氣壯山河、光照韆鞦的絕命詩,是夏明翰烈士對自己信仰的錚錚誓言,也是對後來者的殷殷期許。這首詩伴隨夏明翰的革命事跡,一直激勵著無數共産主義的追隨者前赴後繼、赴湯蹈火。
母親啟蒙,投身革命
夏明翰是湖南省衡陽縣人,出生於書香門第、仕宦之家,祖父和外祖父都曾是清朝的進士。他從小在生活上無憂無慮,然而他生活的時代卻是中國處於列強瓜分、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黑暗時代,民族危亡、民生困苦,他目睹的這一切,使他發自內心要追尋光明,從青少年時期就充滿了正義感。
在夏明翰的成長過程中,母親對他的影響很大。他的母親陳雲鳳,出身於衡山縣的名門家族,不僅知書達禮,而且思想開明,反對強迫兒女死讀“四書”“五經”。她經常給孩子們講當時維新變法、國民革命中先進人士的故事,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們的價值取向和政治立場,實際上成了孩子們走向革命的啟蒙老師。
1917年春,夏明翰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種工業學校。第二年4月,北洋軍閥吳佩孚攻陷衡陽城。夏明翰對軍閥混戰深惡痛絕,也深為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擔憂。在同盟會會員邱海嵐的幫助下,他聯絡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革命團體“砂子會”,開展反對北洋軍閥的鬥爭。因為夏明翰的祖父在當地鄉紳中頗有盛名,吳佩孚親自到他家去看望他的祖父並贈送手書的字幅。夏明翰回家後,把吳佩孚的手書撕成碎片,扔進了水溝。
“五四”愛國運動的風潮起來後,19歲的夏明翰與進步同學一起進行愛國宣傳活動,當選為湘南學生聯合會總幹事,主編《湘南學生聯合會週刊》,表現出高昂的愛國熱情和傑出的組織才幹。他還同妹妹夏明衡一起把家裏的日貨燒了個精光。
1920年秋,夏明翰在長沙結識了毛澤東,成為毛澤東創辦的湖南自修大學的第一批學員。1921年冬,經毛澤東、何叔衡介紹,夏明翰加入中國共産黨。1924年擔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先後兼任組織部長、農民部長和長沙地委書記。在他的領導下,湖南的農民運動開展得轟轟烈烈,成為全國農民運動的模範。他不僅大力培養農運幹部,積極選拔優秀青年到廣州的全國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還把自己的弟弟夏明震、夏明弼和妹妹夏明衡派到家鄉衡陽開展農民運動。
大義凜然,視死如歸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産黨人和革命群眾。夏明翰聞訊後悲憤不已,寫下了這樣的誓言:“越殺膽越大,殺絕也不怕。不斬蔣賊頭,何以謝天下!”他根據黨的安排,積極協助毛澤東部署秋收起義的計劃。秋收起義失敗後,毛澤東率部進入井岡山開始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夏明翰兼任平(江)瀏(陽)特委書記,準備以平江、瀏陽為中心繼續組織起義,來配合井岡山的鬥爭。1928年初,他被中共中央調派湖北省委工作。3月18日,因叛徒出賣,夏明翰不幸被捕。
國民黨法庭的審判官看到夏明翰年輕有為,妄圖用功名利祿來誘降他,對夏明翰説:夏先生,古今中外,因時而動,乘勢而變,識時務者為俊傑,概莫能外。當今之世,形勢有利於國民黨,而不利於共産黨。憑著先生的才華,加之令祖的名望,將來何愁撈不到一個廳長、省長的官職?先生年紀輕輕,上有老母,下有妻兒,就這麼隨便拋妻棄子,自陷於不仁不義,未免可惜。
面對誘惑,夏明翰大義凜然地説道:共産黨人愛國家,愛民族,愛勞苦大眾,當然也愛自己的親人,愛妻子兒女。但是,為拯救百姓于水火,為振興民族之強盛,為後代生活之美滿,我們隨時準備犧牲自己的生命,這就是共産黨人的大仁大義。
3月20日,敵人看到無法從夏明翰身上撈到半點兒東西,將夏明翰殘酷殺害。
三封家書,情深意長
夏明翰一入獄,就已經預感到危險的迫近,他提前寫好了三封家信,分別是給妻子、母親和姐姐的。
在給妻子鄭家鈞的信中,他寫道:“同志們曾説世上惟有家鈞好,今日裏才覺你是巾幗賢。我一生無愁無淚無私念,你切莫悲悲淒淒淚漣漣。張眼望,這人世,幾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拋頭顱、灑熱血,明翰早已視等閒。各取所需終有日,革命事業代代傳。紅珠留著相思念,赤雲孤苦望成全。堅持革命繼吾志,誓將真理傳人寰!”信中提到的“赤雲”,是夏明翰的女兒,當時還不到6個月。
在給母親的信中,他寫道:“你用慈母的心撫育了我的童年,你用優秀古典詩詞開拓了我的心田。爺爺罵我、關我,反動派又將我百般折磨。親愛的媽媽,你和他們從來是格格不入的。你只教兒為民除害、為國除姦。在我和弟弟妹妹投身革命的關鍵時刻,你給了我們精神上的關心,物質上的支持。親愛的媽媽,別難過,別嗚咽,別讓子規啼血蒙了眼,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兒女不見媽媽兩鬢白,但相信你會看到我們舉過的紅旗飄揚在祖國的藍天!”
在給姐姐的信中,他寫道:“大姐為我坐監牢,外甥為我受株連,我們沒有罪,我們要鬥爭,人該怎麼做,路該怎麼走,要有正確的答案。我一生無遺憾,認定了共産主義這個為人類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甘願拋頭顱,灑熱血。”
三封家書,是在生命盡頭給親人的訣別信,但每一封都像他自己説的那樣,無愁,無淚,無私念。相反,全都洋溢著對信仰的執著,對革命必勝的信念。信中飽含對親情的傾訴,但這種傾訴中傳遞著希望家人、後人為革命真理、為共産主義事業繼續奮鬥的心願。
夏家一門,正像夏明翰説的那樣: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他的五弟夏明震在領導湘南起義後不幸被捕,在郴州英勇就義,年僅21歲。他的七弟夏明霹在衡北從事地下游擊鬥爭時落入敵手,在衡陽慘遭殺害,年紀還不到20歲。他的四妹中共湘南特委委員夏明衡,在長沙被國民黨反動派追捕,犧牲時,年僅26歲。他的外甥鄔依莊在紅軍某部執行戰鬥任務中英勇犧牲,年僅19歲。
紅色家風,潤澤後人
夏明翰犧牲後,他的妻子鄭家鈞含辛茹苦,把他們唯一的女兒撫育成人。新中國成立後,夏明翰當年的戰友謝覺哉、李維漢等曾到長沙看望烈士的遺孀,希望接她去北京生活,但她卻堅決地謝絕了,她説自己能養活自己,不要國家多費心。
夏明翰的女兒夏蕓,也就是在他就義時不滿6個月的“赤雲”,新中國成立後畢業于北京農業大學。那時候,夏明翰生前的許多戰友對他留下的這個女兒倍加關心,但夏蕓卻銘記著母親從小教育她是夏明翰“後來人”的身份,堅決服從組織分配,先後工作于江西的贛南、宜春、九江等地。她從事的有色金屬勘探開採工作常常要在深山荒嶺跋涉紮根,條件十分艱苦,但她從沒有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夏蕓奉行的人生格言是“淡泊名利”,她説:“雖然説我們生活的時代和過去不一樣了,物質生活更豐富了,但艱苦樸素的作風不能丟,革命先輩的那種為了革命理想信念而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執著精神更要學習和傳承。”退休後,夏蕓深居簡出,默默生活在九江,甚至她的鄰居們也不知道她就是曾激勵了幾代中國人的革命先烈夏明翰的後人。
夏蕓對子女的要求是“生活不能奢侈”,低調行事,不要因為是烈士後代就感到與眾不同,要憑自己的勞動去工作生活。夏明翰的外孫張小謙説:“《就義詩》是外公夏明翰留給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我幼年人格形成時期深刻影響了我,至今仍激勵和警示自己,不論什麼情況都要堅持信仰,堅持操守,永遠做一個合格的共産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