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民生 改革 轉型 李克強三赴博鰲強調三件事

中國新聞中國青年網 2016年03月25日 11:4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開幕式于3月24日上午9時30分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主旨演講。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25日電(記者 開可)3月24日,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正式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並在開幕式上發表演講。這是繼2012年、2014年之後,李克強第三次赴海南參加博鰲論壇。中國青年網記者梳理李克強總理三次開幕式演講後發現,他三赴博鰲都強調這三件事:民生、改革和轉型。

  改善民生是根本

  2012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克強出席博鰲亞洲論壇併發表主旨演講。李克強表示,要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根本是改善民生。“我們將著眼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構建社會保障的安全網,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鼓勵就業創業,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擴大國內需求,使現代化建設不斷向前推進,使全體人民共享成果、切實受益。”李克強説。

  2014年,李克強再次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李克強強調中國在發展中將向改善民生要動力。李克強説:“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民生。中國13億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也是‘需求的富礦’。”他提出,需要隨著經濟發展,同步提高人民的收入,同時表示,將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加大對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就業創業的財稅金融扶持和服務態度。改善人民生活已經成為中國對世界的承諾。

  在今年的博鰲論壇年會上,民生一詞再次出現在李克強的演講中。李克強指出,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動力之一就是改善民生,用民生倒逼發展,發展來檢驗改革。“發展的成果最終要體現在民生改善上。反之,民生改善帶來的就業增加也會促進消費,有效拉動經濟增長。”李克強在演講中説。

  記者對2016年元旦李克強總理在山西走訪棚戶區居民時的情景仍然記憶猶新。在山西太原市小北關棚戶區,他對隨行部長説:“你們看見了吧?老百姓還住在這樣的環境裏,中國要做的事還多著呢。”臨別前,李克強承諾:“一定要儘快讓你們住上新樓房。”不止在太原,在天津西于莊棚戶區、內蒙古赤峰鐵南區棚戶區,李克強都給過當地民眾住進新樓房的承諾。

  改善民生一直是黨和政府的重點工作。自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從教育、醫療、就業等與民眾息息相關的領域,重拳出擊,改善民生,不斷給老百姓帶來過好日子的“大紅包”。推進棚戶區危房改造,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提高低保、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等標準,2015年的這些民生措施,讓老百姓真正有了獲得感,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改革創新是動力

  “面對世情、國情的深刻變化,破除那些不利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障礙,還是要靠改革開放。”李克強在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上表示。中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時期。我們將深化財稅、金融、價格、收入分配、企業等方面改革,努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新突破,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全面推進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注重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內在活力。

  2014年,李克強在演講中提到中國將繼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建立政府權力清單制度,探索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2016年的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上,李克強表示,中國經濟的首要動力是改革開放。中國將繼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改革,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激發市場活力,使更多的人力、人才資源能在市場空間裏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

  自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張以來,我國的改革呈現出快速、全面的格局。2015年被稱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醫療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精準發力,打通了與民眾生活休戚相關的關節。

  創新一直是李克強總理的“關鍵詞”。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李克強以動車比喻經濟。近幾年,李克強一直是中國動車和高鐵的“超級推銷客”,將中國自主創新研發的科技技術傳播到海外。而國內正在蓬勃開展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也將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能,正如李克強所説:“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改革創新是李克強總理為中國發展上的一堂經濟公開課。在2013年的第七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提出“改革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據媒體報道,在2013年的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17次提及“改革”,15次論述“創新”,這足以説明改革創新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

  加快轉型是關鍵

  除了民生之外,加快轉型也是李克強在博鰲論壇演講中的必提詞彙。2012年,李克強強調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加快轉型是關鍵。“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中國‘十二五’發展的主線,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轉方式的主攻方向,擴大內需是結構調整的首要任務,城鎮化是中國內需最大的潛力所在。”李克強在演講中如是説。

  在2014年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李克強提到要向調結構要動力。圍繞縮小城鄉、區域差距和解決産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以結構改革推動結構調整。李克強還表示,將積極推動綠色工業、新能源、節能環保技術和産品開發,形成新的增長點,堅決淘汰落後産能,緩解資源環境的瓶頸約束。

  2016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李克強提出調整結構是經濟轉型的關鍵。積極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同時,改造和提升傳統動能,形成發展“雙引擎”。李克強提到了“加減法”。做加法是培育新的增長點,進一步發展服務業、高新技術産業、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做減法就是去産能,重點做好煤炭、鋼鐵等困難行業的去産能。

  李克強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要用壯士斷腕的志氣推動我國結構調整、經濟轉型。新舊動能轉換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過程,李克強説:“必須咬緊牙關,推動中國經濟向更高層次轉型升級,邁向中高端水平。”

  自2015年以來,轉型成為一個很熱門的詞彙,推動新經濟發展,借力“互聯網+”,培育新動能,社會民眾已經耳熟能詳。李克強在2016年元旦視察太原時,多次提及化解鋼鐵、煤炭行業的過剩産能,積極培育新動能。在3月16日上午會見採訪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中外記者時,李克強再次重申發展“新經濟”是要培育新動能,促進中國經濟轉型。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